“父亲,女儿从小万千宠爱于一身,不知疾苦,已是这京都里最最最幸运的女儿家,曾经又贵为皇后,受天下供养。比起那些起早贪黑,温饱难顾的女人,女儿已足够幸运,虽是没了夫君,却有孩子,女儿也还年轻,不会自怨自艾,自怜自伤,我会带着阿宝好好地生活,等阿宝再大一点,局势稳定后,他的身体也康健起来,我就带他游历天下。这天下之大,总有阿宝容身之处,您和母亲也不要担心我们,也不要责怪哥哥,哥哥也是为了我们好。”林玉漱轻声说,“你和二叔也再商量一下,听从哥哥的安排吧,知许会是一个好皇帝,他也不是滥杀无辜之人,就算知道三年前你们袖手旁观,也不会迁怒你们,你们当时也有自己的立场,也有林氏族人要顾。每个人在不同的境遇里,都有不一样的选择。”
“父亲知道了!”
林鸿远和林鸿成回来后,自然是要恢复内阁的职务,如今内阁是林和礼主理,若是林鸿远回内阁,他的权力官职都会在林和礼之上。
林鸿成不满改朝换代,辞官归家,不愿意再回内阁,谢珣也不勉强,其实他更盼着金銮殿上的官员们越年轻越好。
年轻一代的官员,如林和礼,张伯居,顾嘉明等人,聪明,能干,全心全意推行新政,事半功倍,比起那些迂腐的老臣,谢珣用这群年轻人更顺手。
他们也知道谢珣和谢珏在宁州有一个处理庶务的班底,聪明人都不会和新帝对着干,他们恨不得在新帝面前露脸,能给新帝办好事,若不然宁州的官员一来,他们就没有容身之处。
离谢珣登基大典,还有三天。
妙云师父过世了!
她没熬过去,在小佛堂时昏迷不醒,太医院用最好的药吊着她的命,也没能让她清醒过来,谢珣原本想听妙云师父说凤妤命格的事情,没想到妙云师父却没扛过去,他心情也很沉重。
妙云师父驾鹤西去后,凤妤护送她的尸体回相国寺,她是相国寺的前主持,过世后也要葬在相国寺。
凤妤护送妙云师父回相国寺后那一天,林和礼,张伯居等人也找谢珣商量宇文景的处置,他们都知道谢珣把宇文景囚禁在养心殿。
没有谢珣的允许,旁人都见不到宇文景,林和礼觉得谢珣恨极了宇文景,定然会迫不及待地杀宇文景,没想到还留宇文景一命。
内阁和谢珣主要商量要给宇文景定什么罪名。
叛国罪这一条就可以处以极刑。
林和礼和张伯居都希望在谢珣登基前能处置宇文景,这样会避免许多问题,新君和旧主不能在那一天同时出现。
宇文景也该死了。
这件事不仅是内阁,安远侯和几名将军私下也都在议论,为什么谢珣还没杀宇文景。
宇文景和凤妤性命相连的事,谢珣没有对外透漏,如今要处置宇文景,谢珣心中虽是恨极了他,但也投鼠忌器。
“皇上,三日后您登基大殿前,宇文景必须死,他随着旧朝一起殉葬,才是北宁的新开端,若是旁人知道他还活着,您又登基,朝野上下必起流言。”顾嘉明把大理寺拟好的奏折送上来,宇文景犯了诸多罪状,随便一条都够他死好几遍了。不管是五马分尸,还是凌迟处死,或是腰斩,大理寺都没有异议,这还是宇文皇朝第一位死于午门的皇帝。”
亡国之君,一生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谢珣自然不想宇文景活着,可他要怎么和群臣交代呢?不杀宇文景,平不了众怒,杀了宇文景,阿妤怎么办?
他忧心阿妤的性命。
“此事朕需要想一想。”谢珣态度坚决,顾嘉明也点到即止,没有过分逼问。等顾嘉明和张伯居等人离开偏殿后,林和礼才问,“宇文景是拿了你什么把柄?”
谢珣知道瞒不住表兄,只能把宇文景下蛊毒一事与林和礼说了,“若是杀了宇文景,我怕影响阿妤。”
林和礼脸色一沉,这倒是像宇文景会做出来的事,可他费尽心思给凤妤下蛊毒,是为了活命吗?凤姝死后,宇文景心如死灰,他并不在意生死啊。
谢珣也回过神来,他被宇文景牵着鼻子走,一时也忘了,“是啊,他根本不在意生死,为什么要给阿妤下蛊?”
第551章 双龙
谢珣没有立刻去找宇文景,并不想让宇文景觉得他们对此事耿耿于怀,且会受他胁迫,林和礼觉得宇文景必须要死,至少在民众眼里也一定要死,若不然谢珣登基当日宇文景还活着,的确不合礼数,且对新朝气数也有影响,钦天监会拚命建议谢珣处死宇文景。
谢珣想了一个办法,从死牢里找一名与宇文景身形相似的死囚,易容成宇文景的模样直接处死,移花接木,真正的宇文景还是被囚在宫中,不见天日,这样的办法掩人耳目,瞒过文武百官和钦天监,林和礼觉得这是一个馊主意,治标不治本,宇文景只要活着就是对新朝有影响,他们想要的宇文景在谢珣登基前死,并不是民众以为他死了,是他真正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