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远和林鸿成都沉默下来,林和礼眉心微抿,心口一跳,“三年前……做错什么事?”
林玉漱看着两位长辈,欲言又止,林和礼见两位长辈神色有异,心跳加剧,目光幽冷且沉静,“玉漱,说!”
“三年前宇文景在宫中秘密锻造红砂箭一事,我命人把消息传回府中,父亲和二叔拦截信息,没有告知爷爷。”林玉漱声音越来越小。
越是简单的话语,隐藏的信息越多,林和礼听得就越发惊惧,其实他早就猜到了,三年前林阁老已有意配合镇北侯府推行新政。后来丧女后急怒攻心,一病不起,临终前都不愿意见林鸿远和林鸿成,他们身为长子和嫡次子,临终前父亲都不肯见最后一面,可想而知心里多么愤怒。
林和礼心中有猜测,却没有去证实,这对林和礼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要证实自己的父亲和二叔漠视姑姑一家的灾难,袖手旁观,这非常残忍,所以林和礼难得糊涂,没有深究。后来两位长辈守孝,他就更不愿翻旧账,谢珣问他,在侯府覆灭里,林氏充当什么角色,林和礼只能义正词严地告诉谢珣,林氏从不曾有意加害侯府。
是,林氏不曾存心加害,可他们袖手旁观,明知宇文景居心不良,不曾示警,也不曾维护,看着镇北侯府一夜覆灭。
“父亲,二叔,你们怎么能如此对姑姑?”
林鸿成红着眼,眼里的伤痛并不作伪,“我们怎么想到他那么丧心病狂,当时我们知道宫中锻造红砂箭,也知道宇文景派禁军在城中布防,我们以为是先皇要对镇北侯下手,只杀他一人,他一死,侯府人心就散了,我们兄弟和父亲拼了命也能保下姐姐和孩子们,我们只是没想到……没想到他会赶尽杀绝!”
“没想到……好一句没想到,所以,知许曾问过我,林氏知不知道宇文景要杀侯府,知许都能察觉到异样,你们觉得听风没有察觉到吗?三年前氏族在京中一手遮天要密谋这样的大事,根本瞒不过你们。原来你们坐视不理,眼睁睁地看着姑姑一家被杀,如今你们还一意孤行反对知许登基,是怕知许秋后算账吗?”林和礼的语气也不免有些尖锐起来,多讽刺啊。
“不管是建明帝,还是宇文景,三年前都看不出来是那样冷血无情的人,建明帝就更不会,我们怎么会想到……”林鸿成辩解,可言语苍白,这三年前他们守孝时,没有一夜能睡个好觉,无数次懊悔,若是他们没有拦截信息,告知父亲,这悲剧是不是不会发生了。
可时光不能倒流,他们懊悔也无济于事,心中的悲痛难以表述。
“往事不可追,父亲,二叔,你们还有补偿的机会,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知许若是知道了。”林鸿远也觉得没有底气。
“知许不是那种滥杀无辜和迁怒之人,比你们想像中更注重血脉亲情,你们……认个错吧。”林和礼说,“总不能做错了事,含含糊糊一辈子,你们心底也不好过。”
第550章 困惑
林氏族人早就在林和礼的默许下,支持新政,如今林鸿远和林鸿成回来已晚,族人大多都愿意听从谢珣与林和礼的安排。
林玉漱和阿宝如今就住在林府,林鸿远有些担心,林氏一直都很疼爱嫡长的女儿,如林阁老一直都很疼爱镇北侯府夫人。他在内阁时也极力维护三方平衡,如今谢珣登基,事成定局,林鸿成和林鸿远虽一百个不愿意,他们也无力转圜。
林鸿远打算送林玉漱和阿宝去江南或林氏老宅生活,让阿宝避开权力中心,若不然阿宝一个前朝太子就在京中生活,对谢珣也不好,旁人也会有非议,且许多前朝旧臣会拿阿宝来做文章,这对阿宝也不好,他最好能在一个安静又干净的环境里长大。
林玉漱也听从父亲的安排,打算等谢珣登基后,她带阿宝回老宅去生活,天高海阔离京都远一点,或许还自由一些。
林鸿远看着林玉漱,极是心疼,又很庆幸,其实他和夫人一直都知道林玉漱心有所属,可那是一段无望的姻缘。林玉漱也不愿为难自己,为难旁人,从不透露自己的心意,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了宇文景,这门婚事他们选错了,可在当时是一门极好,极好的婚事,宇文景也没有劣迹,谁也没想到千挑万选的婚事,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的女儿,本该是皇后,他的外孙,也该是宇文皇族下一任皇帝,如今连国号都改了,改朝换代后,林玉漱和阿宝反而是都城里最最尴尬的人。
“玉漱,是爹娘对不起你。”林鸿远宽慰着女儿,“老宅不比京中,若是住得不习惯,我们就接你们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