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涵组织了两次进攻,都被挡下,却毫不气馁,又一次发起进攻。
谢亦云在一旁看着两人斗智斗勇,只觉心驰神摇。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一个时辰后,这场对战有了结果,何涵不敌,兵马折损大半,还是没能攻下城池。
放下旗子,云婉夸了她一句:“不错。”
此言一出,那八人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在他们看来,副队长的人选已经定了。
不过谢亦云没当场公布,她让十人回去,等候通知。
第二天,何凯和何涵接到通知来县衙,谢亦云和云婉等着他们。
谢亦云拿着报名表,问:“你们是京城人氏?”
“是。”
“两人是叔侄关系?”
“是。”
谢亦云对着何涵:“你祖父叫何安,父亲叫何强?”
何涵心虚道:“是。”
谢亦云看着她:“我这个副队长职务很重要,必须慎重。我会派人去京城调查,如果你说的是实话,副队长就是你了,若是说谎,平阳县从此不许你们进入。”
何凯急了,他们先前隐瞒身份,是想凭真本事争取副队长,不是故意要说谎。
“云婉义妹,我是你义兄啊,这是你侄女。”
云婉:“以何为证?”
“以剑为证。”何凯喊着侄女,“你把剑给姑姑看。义妹,这把剑和云大将军的是一对,当年我爹和你爹结拜,我爹把这对剑中的一把送给了你爹,后来我爹的那把传给了涵儿。义妹你仔细看看,就知道我说的是真话。”
第90章
九月上旬, 京城何府内接到一封来自平阳县的信。
何胜一边拆信一边骂:“混小子,混丫头,出了家心就飞了, 这么久才写信回来,也不管家里着急。”
“快念信。”何大将军坐在书房的一把雕花太师椅上,打断儿子。
何胜马上停声, 加快手上拆信的动作。
二弟和女儿离家一个多月, 他心里一直挂念。
两人都是从未出过远门的, 虽说有武艺在身, 但人心险恶, 有时不是有武艺就能保全的,他担心两人在外面吃亏。
他爹嘴上没说什么, 心里也是担心的。今天他的信才刚刚拿到手, 还没来得及拆开, 他爹就听到消息迫不及待地赶来了。
何胜念着信:“爹、大哥, 我和涵儿是去徐州啦,你们别生气。徐州好远, 我们雇了一辆马车, 在路上走了二十多天, 中间遇到过一次黑店, 想迷晕我们夺取钱财,被我和涵儿打了一顿, 绑着送官了。走到丰州的时候,一窝山匪抢劫路人,我和涵儿见义勇为, 把山匪打跑了,还有一次……”
何胜连翻三页, 他二弟絮絮叨叨的,都在讲路上的见闻,以及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事迹。
他二弟年纪不小了,今年都三十岁了,长得也威武雄壮,偏偏在家人面前十分唠叨,一件小事都要呱啦呱啦地说半天。
现在写来的信,也是说不完的话。
何胜语速很快,但把三页念完,也花了一点时间。
“七月二十日,我和涵儿到了徐州平阳县。县城里好热闹,比我们京城都热闹,人们都有事干,街上看不到乞儿……”
然后又是两页,详细描述平阳县的繁华,语言中全是夸赞。
何胜一字一句念得很认真,何大将军听着,叹道:“所谓盛世,也不过如此。”
接着又是两页,说了招聘考试的过程,重点说了两人如何在五百多人中脱颖而出,最后何涵夺得副队长职位。
何家两父子都是精神一振,接下来就要说到他们最关心的那支民兵队了。
何胜翻页,最后一页上只有一段话:“涵儿当上了副队长,我也进了民兵队当民兵,一切都好,爹和大哥不用挂念。”
何胜想吐血,这就像看一场戏,看到最高潮最期待的时候,突然嘎然而止。
何大将军望着儿子:“没了?”
“没了。”
两父子对视,都察觉到了异常。
何凯对进入民兵队后的事一字不提,完全不符合他的性子。
当年何家到京城时,何凯才有十一岁,之前没上过战场,十九年来,他一直引以为憾。如今当上民兵,想来兴奋不已,正应该大说特说,至少也要写个三四页,怎会一笔带过?
“谢知县的这支民兵队,大有蹊跷。”何大将军沉声道。
=
谢亦云还不知道京城里有人对她起了疑心,她把两万新兵交给何涵,然后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亲兵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