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谢韫这样说,几乎是一句轻嘲,他便知自己走错了路,这位督帅大人是位务实之人。
杨茂顿时坐立不安。
谢韫不是很饿,没动几口便停了筷。
他拿起帕子压了压嘴角,清明的双眸望向对面,语气中情绪不显:“杨大人款待之心我已知晓。但如今蜀州有难,我等既是来救灾,便不会讲究这些表面之事。”
“后续赈灾事务,还望大人讲求实事,不必顾忌其他。”
他已经说得很明白,但愿杨茂能够领会。
算是提醒了一句,谢韫深深看了他一眼,还不忘道:
“那些撤下去的菜倒掉也是可惜,府外附近应还有很多吃不饱饭之人,太守心中念着百姓,想必百姓也会感念太守恩德。”
听出他话中提点,是存了为太守府积攒民心的意思。
杨茂心中感激,忙道:“多谢督帅提点。”
更深露重,谢韫无意再叨扰,于是开口:“夜已深,杨大人早些休息,我便告辞了。”
-
待谢韫告辞回到厢房,已经是二更天了。
救灾急迫不分昼夜,即便是现在,太守府内外也并不安静,常能听到匆匆过去的脚步声,以及运送车轮碾过泥土的声音。
谢韫身为总督,睡一个完整的觉是奢望,半夜因突发状况被唤醒也是常态。
锦城灾情不重,离开牧县后,他已派遣一部分官兵先去蜀州其他地方救灾。
若是一切顺利,用不了多久便能助蜀州脱离艰难,百姓也能正常生活。
蜀州长于商贸,若想恢复灾前的模样和过去的繁华,还需费些时间。朝廷已经下旨蠲免赋税,平抑当地粮价,尽力帮助蜀地缓过困境。
川蜀位置靠南,入夏后比魏都更炎热。
他现在并无睡意,又觉房中闷得慌,径直走到一侧撑开了窗户。
一阵并不凉爽的微风吹来,窗外天色黑沉,只能看见一弯弦月高挂,泛着空冷皎洁的光。分明太阳早就落了山,温度却依然灼人。
若是在魏都,这时候是会感到微凉的。
谢韫关上窗。
朱缨不喜欢早睡,这时候想必还在书案前看奏疏呢,抑或是难得放松一晚,方从宫外溜回来准备沐浴?
他面容不由柔和了些,回到桌案前铺纸提笔。
心中有思念,便有许多话想说。
一封家书写到最后,他微微翘起唇角,手上狼毫重新沾了墨,在末尾处又添了一句。
第26章 草包
“扣扣”的敲门声传来, 令跪倚在屏风外正昏昏欲睡的侍女惊醒。
这么晚了,是谁会过来?
“开门吧。”
屋中屏风内的女子从软榻上起身,烛火映照下隐约看得到精致的侧脸轮廓。
她轻轻开口,对犹豫的侍女道。
侍女依言开门, 熟悉的面容映入眼帘, 她不禁讶异, “少爷?”
被称为“少爷”的人摆摆手示意她躲开, 径自冲进房间,到矮桌前拿起茶壶,匆匆倒了一杯冷了的茶灌下去, 显然是渴极了。
他额头上还带着汗, 应是刚从外面赶回来。
大魏民风开放, 蜀州更是自由, 可没什么女子闺房不许他人擅入的老旧规矩。
就算是女子招赘或豢养面首, 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穿戴整齐的女子款款从屏风后走出, 见男人这副样子,语气中带了嫌弃, “你又去哪里鬼混了?”
她这样说着, 手上却撂下书卷, 接过茶壶又给他倒了一杯。
“啧。”
男子听她这话十分不满, 抗议道:“有这么说自己兄长的吗?”
女子在他对面坐下,示意侍女退下, 淡声道,“我离府去城楼的时候怎样嘱咐的你?还不让说了?”
见他不言,杨锦灵轻轻“哼”了一声。
她离开府邸去城楼之前, 分明与他说的好好的,要他不许离开, 老老实实在府中主事,等候总督与援军到来。
多亏她被父亲赶了回来,刚跨进大门便与企图偷偷溜走的某人撞了个满怀,估计是又想与外面那些商人厮混去。
父亲的话果然没错,她这个兄长就是靠不住。
杨锦澄被一口没来得及咽下的茶水呛住,他自知理亏,赶紧讨好道:“好妹妹,我错了还不行吗?下次必然不会了。”
他得把她巴结好了,若是父亲得知,自己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他嘴上虽这样说,却也在暗暗腹诽。
怎么就这么倒霉,出门时被她给撞上了,害得他错过了原本与人约定的时间,硬是拖到这么晚了,才趁府中人不注意溜回来。
杨锦灵对他这一套毫无反应,只瞥了他一眼,追问道:“所以你是又去找你那群狐朋狗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