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段人参,三碗水煎至一碗,与吴婆子服下。
可一整个下午过去,吴婆子还是没有转醒的迹象。
沈杳伏在吴婆子床边,紧紧的握着吴婆子的手,一双眼睛早就肿成了核桃。
“奶~”沈杳声音沙哑,又想要哭。
上一世的她是个孤儿,从来就没感受过亲情。这一辈子虽投生在了农家,可是这个家的每个人,对她都疼爱至极。特别是她奶奶,她甚至不敢想像,若是她奶……
一想到这儿,沈杳只觉得心口疼的厉害,好似有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在她的心口上一刀一刀的剜着。
她疼,疼的快要窒息。
“奶,奶您醒醒!”沈杳忍不住的放声痛哭。
徐氏正巧过来,想要让女儿先去休息,可看到还在昏迷着的婆婆,还是停了步子,倚在门边偷偷的抹着眼泪。
她知道闺女与婆婆亲厚,闺女又最是懂事孝顺,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女儿也不会乖乖的去休息。
可是闺女那么小的人,能熬上一夜?
正当徐氏进退两难时,只见闺女突然站起身来,惊呼着:“奶,奶您醒了!爹,爹,娘,爷,我奶醒了!”
沈杳来着榻上的人微微睁开的双眼,又是哭又是笑的大喊着。
“吵死了!睡个觉都不让人安生。还有……还有你,这是怎么搞的?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眼睛肿成那个鬼样子,丑……丑死了!”醒过来的吴婆子虚弱的厉害,却不妨碍她数落着沈杳。
沈杳小嘴一撅,滚烫的眼泪滑过嘴唇,只觉得心中有着万般委屈。
“好了,莫哭了!”吴婆子的眼泪划过眼角,心中酸楚。
她在鬼门关前走一圈,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老头子跟这个孙女。还好阎王爷不收她,让她重回了阳间。结果她一睁眼,看到的就是这丫头哭的不成人样,到底是没白疼她。
“娘!”
吴婆子还想再逗孙女几句,就见儿子儿媳妇们都进了屋,瞧那模样,个个都是哭过的。
吴婆子笑了笑,心道她可能还算是好婆婆,起码出事的时候,儿媳妇没有偷着乐。
“奶~”
这一声小奶音,吴婆子听着陌生。侧过头来看,才发现喊她的,竟是先前怎么都不肯说话的沈延年。
“我延年会说话了?”吴婆子没想到她这一晕,竟然治好了小孙子的哑病。也不知这算不算传说中的因祸得福。
第55章
凉风习习,明月高挂。
小青山下的大柳村被朦胧的月色所包裹,大柳村的村民们,也在静谧的夜色里进入了梦乡。只有村东头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沈家宅子里传来的说话声。
实在是村子太小,吴婆子醒来的动静闹的挺大,住的近的几户人家隐隐约约的都听着了声。
“孩子他爹,这深更半夜的……要不,等天亮了再去?”王涛媳妇半撑着身子,对着已经下了床的男人劝到。
“你也知道是深更半夜,若不是大事体,沈家也闹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我得去看看,看看可有需要帮个忙搭把手的!”王涛不顾婆娘劝阻,披了衣裳,借着月光去了沈家的院里。
有此想法的不止王涛一人,王涛到沈家时,屋里已站了好几个乡亲。
沈老大一脸的歉意,正给几位道着歉:“大半夜的惊扰了你们,实在是对不住!等过几日我娘身子好些,请大家伙儿来吃饭,就当给各位赔罪。”
“三婶醒了就好,哪来什么怪罪不怪罪的。”
“骡子哥说的对,三婶醒了,我们这心也就放下了,没事我几个就先回了。”
几人得知吴婆子醒来,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自是不会去怪罪沈家大半夜闹出的动静。
送走了几位村民,沈家人又聚集到了吴婆子屋里,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才从吴婆子口中得知了今日昏倒的经过。
原来吴婆子捡了大篮子的板栗后,又想起又出山坳里有颗锥栗子树。
比起板栗,锥栗的个头小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味道上,锥栗比板栗要甜上许多,口感也更粉糯。反正已经进了山,吴婆子便想着拾下锥栗回去,不论是炒来吃还是直接用水煮,拿来给孩子们当零嘴再好不过。
这么一寻思,吴婆子就去了深山里的小山坳。
十月底的时节,栗子落了一地。正好前几日才下过一场雨,落在地上的栗子经过雨水的浸泡,外壳也由绿色变成了棕色。只需用脚稍稍一踩,便能将栗子从长满尖刺的外壳中剥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