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的嫩藕切成厚片,再将藕片中间剖开,切勿剖到底,只剖至九成位置,让其底部相连。
选瘦一些的五花肉,清洗干净后用刀背剁成肉糜。
剁好后加两勺子熟油,少许盐,几点酱油,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葱花与姜末,再进行搅拌。
将调制好的肉馅,塞进剖开的藕片中,直到所有的藕片中都塞满了肉馅儿。
精细白面中打入一个鸡蛋,只需添少量的盐,将其搅拌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慢慢搅拌成面糊。
将塞满肉馅的藕片,放入面糊中稍稍搅拌,使其表面充分裹上面糊。
锅中的油已热至六成,换小火,放入裹满面糊的藕片慢炸。直至炸到表面金黄便可以起锅控油。
炸好的藕盒外焦里嫩,一口咬下去,口口生香。表层面糊的酥脆中夹杂着莲藕的甜糯,和肉馅的咸鲜。多种味道和口感溢满整个口腔,层次分明。
“咿,咿~”沈延年嘴角挂着口水,在徐氏怀里使劲扑通着,也想要吃姐姐手中的耦盒。
可他还没长牙,耦盒哪里咬的动。
第38章
腊月二十三迎灶王爷,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等过完了小年,二十五这天,村长通知各家各户,准备起鱼。
大柳村里有池大塘,塘里面放有鱼苗。而当初购买鱼苗的钱,是村里每户各出一文。
本钱少,能买的鱼苗自然也小,又没有鱼食喂,只村民们下地拔草时,将草带回来扔进鱼塘里。是以鱼长的慢,村里四五年才起一次塘。
今年,是距离上一次放鱼苗的第五年。
冬日里水位本就低。村里仅有的两台水车都被抬了过来,几个汉子轮流车水,一个上午的功夫水塘里的水就见了底,逐渐漏出了塘底的淤泥,也漏出了大鱼的脊背。
离了水的鱼儿们,挣扎着,跳动着,好不欢腾。
“乖乖,这条草鱼不小。”沈老头蹲在岸边,朝大爷爷比划着。
“是不小,我看着,起码有五六斤。”
来到岸边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是谁吼了一嗓子:“抓鱼咯!”
汉子们,半大的小子们,一窝蜂似的冲进了泥潭。有那不足大人膝盖高的男童也要去抓鱼,被妇人们拉住,是万万不敢让他们进泥潭里打滚的。
草鱼,鲢鱼,胖头鱼,鲫鱼,长巧嘴,昂刺鱼,笋壳鱼,黑鱼,还有长不大的鳑鲏鱼,河蟹和河虾。
除了草鱼,鲢鱼,胖头鱼,其余的种类皆为野生。
抓鱼的汉子们有眼疾手快,一抓一个准的。也有毫无技巧,浑水摸鱼摸了一手的泥。
“哇~娘,救我……”
小胖子陈阳阳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溜下了鱼塘。结果鱼没抓着,手被一个螃蟹死死的夹住,疼的小胖子大哭求救。
“我的儿哎,你什么时候跑下去了?”小胖子的娘被吓得心下一颤,连忙冲下去,拽掉了螃蟹将人抱上了岸。
得以解救的小胖子抽噎着,结果一抬头,就看见沈老头边上的沈杳笑的欢,顿时觉得受了辱,转头又要下到鱼塘里,以正雄威。
只是小腿刚迈出去一步,就被她娘扯住,一巴掌下去:“不长记性是不是?桂花,把你脚边的树枝递给我。”
一听他娘要树枝,小胖子被吓得动也不敢动,哭着求饶:“娘~娘!我……我不下去了。”
“爹,脚下,你脚下!”
“哎哟~”
小胖子的哭声,孩童们兴奋的呼喊声,和鱼塘里不慎摔倒沾了一身泥的汉子们的惊呼声交织。
汉子们将抓到的鱼装在了木桶里,等桶被装了大半,便递到岸边,由岸上的妇人们送去村子中央的小广场。
广场上也聚集了好些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长辈,有谈着天的,有将送过来的鱼分类的,也有拿着小刀削树枝的。
一个时辰过后,鱼塘里的鱼被尽数逮了上来。那些抓鱼的汉子也顾不得回家洗澡换身衣裳,拎着鞋子,搭着外衣,也跟着到了小广场。
大柳村统共三十四户人家,因着各色鱼类数量不均,只得大鱼搭着小鱼被分成了三十四堆。这些鱼堆的种类上有些许差异,但分量上都是过了称的,相差无几。
虽说重量差不多,但鱼种不同,肉质与口感也不同。比起鲫鱼和白鲢,多数人更爱草鱼。可这一塘的鱼里,草鱼的数量实在太少,想要均分是不大可能的。能不能分到草鱼,全看天意——抓阄。
先前削的树枝,就是一会儿要抓的阄。树枝统共三十四根,从长到短,依次代表着相对应的鱼堆。
沈杳靠在吴婆子身上,目光锁死了有大草鱼的那一堆,道:“奶,一会抓阄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