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
小丫鬟说这价格方面的事,她们梅姑娘做不了主。若是沈老三想做这门买卖,倒是可以跟她们回怡红院,跟妈妈谈谈价格。
沈老三虽是泥腿子出身,可怡红院是什么地方,他再清楚不过。就是因为知道是什么地方,才把心一横,跟着小丫鬟她们去了怡红院。
也就是在那时,他遇到了殷红霞夫妻俩。
那时候他急着卖米花糖,只与殷红霞夫妻打了个招呼,也没来得及说自己卖米花糖的事。
结果倒好,这长舌妇回村就造他的谣,毁他的清白。说的是有板有眼,差点叫众人都信了去。
好在米花糖的生意是做成了,要不然沈老三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再说沈老三进了怡红院,见到了老鸨子也表明了来意。老鸨子尝过米花糖后,不等沈老三开口,就伸出三根手指比了比。
这一比,差点没让沈老三跳起脚破口大骂。
在来怡红院之前,他是想着这地方可是销金窟,他的米花糖若是真能被老鸨子看中,卖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应该是问题不大。结果这老鸨子比那姓何的还要黑。
三文钱一斤,她们怎么不去抢?
沈老三拿过布袋准备走人,就听老鸨子道:“小兄弟,你这米花糖我给你三十文一斤的价。但是,除了怡红院你不能再卖第二家。”
“多……多少?”沈老三以为自己听错了,说起话来都结巴。
“一斤三十文,但是……”
老鸨子话还未说完,沈老三就抢着到:“妈妈放心,我只做您家生意,绝不卖第二家!”
直到六百个铜板被塞到沈老三手里,掌心沉甸甸的厚重感,让沈老三意识到这不是梦。
原本计划卖十五文的米花糖,竟然卖出了三十文的高价,比计划中的价格高了一番,且老鸨子交代,十天就往怡红院送一次货,一次送五十斤。喜的沈老三出怡红院时,脚下的步子都是飘的。
出怡红院时,是先前那小丫鬟送着他出的门。
小丫鬟瞧着沈老三的模样有些好笑:“一斤米花糖卖三十文的价格,就能将你乐成这个样子?”
沈老三狠狠的点头,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
“咱怡红院可是安阳城里数一数二的花楼,来的客人非富即贵。就这米花糖,进了咱们楼里,那都不按斤卖,得按碟。巴掌大的小碟,装上几块米花糖,一碟就是五十文的价。就这,大爷们还嫌弃便宜,落了自个儿的身份呢!”
这一听,可叫沈老三听傻了眼。
难怪老鸨子那么大方,一开口是三十文一斤。
沈老三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儿,看得小丫鬟更得意了:“以后若是得了什么新鲜吃食儿,只管送到楼里来。只要妈妈尝着好的,保少不了你的!”
“姑娘,这是一点心意,你拿去买茶喝!”沈老三不是那榆木疙瘩,听出来小丫鬟在点拨他,便数了十个铜板塞到小丫鬟手里。
对于楼里的姑娘们而言,十个铜板入不了她们的眼。但对丫鬟们而言,十个铜板可是她们一天的工钱。
小丫鬟收了钱,又对沈老三道,日后有什么好东西,只管来寻了她便是。
出了怡红院没走多远,沈老三就遇到了前来寻他的沈老大。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天色已晚,忙跟着沈老大往家赶。
为了证实自己说的句句属实,沈老三也顾不得财不外露,掏出怀中的钱袋子,用力的颠了颠,颠出了铜板碰撞摩擦的声响,才交到吴婆子手里。
这人众人算是彻底的信了沈老三的话。
如果不是去怡红院卖了米花糖,就凭他沈老三,哪来这么多的钱?别说六百个铜板,就是六个铜板,他都掏不出来。
一袋子的铜板算是证明了自己清白,也彻底的打了殷红霞的脸。殷红霞只觉得脸颊发烫,趁人不注意,灰溜溜的跑了。
好在眼下围观人的眼里全是三十文一斤的米花糖,谁也没注意偷偷溜走的殷红霞。
而先前又哭又骂的吴婆子,这会儿也喜笑颜开,夸她们家老三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全然忘记就在刚刚,她还骂沈老三是个孽障。
第64章
按照与怡红院的约定,沈家每十日往怡红院送一次米花糖,一次送三十斤。
时值年关,没几日便要过年,连带着怡红院的生意都要比往日好上不少,那老鸨便让沈老三在年前,往怡红院再送上五十斤的货。
想到那一千五百个的铜板,天将将才蒙蒙亮,吴婆子就将儿子媳妇们都喊了起来,准备熬糖稀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