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线索,息禾还有疑问:“假扮关县令是谁的主意?关县令死后是谁给汴梁写的折子??”
假关具已经招认,如今也就没有必要隐瞒:“我善于模仿字迹。”
原来如此。
见他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息禾冷笑:“你还真是生了一副歹毒的心肠,想来即便没有人胁迫你,给你逮到机会,也会杀我们。”
假关具道:“对。”
“你不懂。”知道自己已经必死无疑,他笑得很难看,低头看着身下,“我已经是个废人,那江铎胁迫我的家人,是我唯一的儿子。”
息禾挑眉,懂了。
她出了牢房后,吐出一口郁气。
她仰头看向霍去病:“你觉得他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霍去病闻言,转身低头看她,却不答反问:“刚刚在牢里,我见你下手挺狠,是不是故意给他些苦头吃?”
息禾点头。
他这才答道:“你善于攻心,而他的软肋是他的家人,你以此来威胁他,他不敢说谎。”
息禾眨了眨眼睛,解释:“我只是吓唬他的,若是我真以他家人胁迫,那我和他不就是一丘之貉了吗?我不是这样的人。”
霍去病却道:“他犯的罪孽,本应夷族。”
息禾闻言,一时之间沉默了。
随后她道:“侯爷,在我们那个时代,一人之错,并不牵连全族,对于至亲的处罚,也就是不能为官而已。”
霍去病道:“很仁慈。”
息禾点头:“对啊。”
第二日,勾钺前来汇报。
“深埋的百姓已经给挖出来了,也早到真正关具的尸体。”勾钺道,“据府衙文书记载,稚县县城内居住两百六十户百姓,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七口人丁,挖出来的尸骨,数目正对得上。”这些都是血淋淋的证据。
听到这个骇人的数目,息禾感觉手脚冰冷,头昏目眩。
勾钺冷冷补了一句:“一场战争,死的人也不过如此。”
“我会找到始作俑者,让他们付出代价。”
这也是她主动前来这里的原因。
好在她已经找到了线索,此事,绝不轻易了了。
息禾立即写明折子快马送回长安,而霍去病则派人前去寻找江铎,避免他先行被人灭口。
整理完证据,处理好事情之后,二人回到了汴梁。
刚到汴梁,章洇已经在城中等着了:“女君,我按照你给的药方,试验出了此处痢疾的最佳配比,病人只需一剂药,便能药到病除。”
韦太守亦点头:“城中感染痢疾的病人,我已让人服用药剂,确实效果良好。”
这算是最近唯一的一个好消息。
息禾走到章洇面前,道:“这事多亏你了。”
章洇道:“女君,你说得哪里的话,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本分。”
既然已经有了治疗疫病的药方,又有了预防的药方,便解决了此时最大的难题。
而稚县之事,随着息禾与霍去病回到汴梁,事情也流传了出去
一时间,上下哗然。
先有黄河水患瞒报在前,后又出现屠城之事,朝臣为了一己私欲,至百姓于不顾,以后朝臣在百姓心中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这背后之人简直是罪大恶极。
韦太守得到消息之后,狠狠拍着案几,气道:“这朝堂的水,是越来越浑了。”
一事毕,一事起。
黄河水患部分受灾的郡县水已经退下去了,而黄河决堤导致黄河改道,受灾严重的郡县还在水中泡着。
之前官兵派人前往灾区搜救受困灾民,也陆陆续续有了反馈,短短几日的时间,已经救出了一万三千余人,这个人数也在慢慢增多。
关于灾区重建之事,以及流民安置问题,也可以提上日程。
府衙内,息禾叫来韦太守,与霍去病在商议此事。
韦太守道:“此前朝中传来消息,陛下之意是要将部分百姓迁往朔方。”
息禾道:“我已经知道。”
他继续道:“如今瘟疫已经解决,这事可以提上日程。”
刘彻只有将汉人迁至朔方,大汉子民在那片土地居住生活,那里才是真正属于大汉的土地。
此事有历史意义。
只是,息禾却有些犯难:“朔方城苦寒,不是谁都乐意去的。而这些灾民,让谁留在原籍,让谁迁往朔方呢?”
第132章
这的确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韦太守闻言,也是一脸为难:“是要求个公正,还是直接视情况进行安排?”
息禾提议:“是否可以用抽签的方式挑选灾民迁往朔方城?这样会比较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