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山河(37)

元叉斜过眼睛来看你,看你妩媚,看得沉醉。

你这个猫女啊,男人看不得。

元叉想着,他一个堂堂大男人,跟你一个女人,较什么劲,而且还是个这么妖艳的女人。

于是,他还真就把领军将军的职务,给辞了。

你顺手就把领军将军的大印,给了元雍。

元雍说,不要急于动手。

于是,你等了两个月。

元雍说,最好让你儿子出面动手,让你儿子行调虎离山之计,派他去近郊巡视,等他走了,再让你儿子下诏,免去他的侍中之职,这样他就无法进宫办事,无法发号施令。

这时候,要杀他,要剐他,就随你了。

你照办了,一切计划顺利进行,元叉轻松就擒。

可到了该要杀他,该要剐他的时候,你心软了。

他好歹,比元雍好些,你指的是,不可描述之事那方面。

可是,群臣纷纷上书,要你杀了元叉,你想想,你马上又要临朝听政了,没有朝臣的合作,也不行。

哎,天下好男人,多得是!

你一咬牙,决定相信未来,于是,你依依不舍地,赐死了元叉。

元叉死了,你又追赠他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并赦免了他的所有同党。

这就让大家很懵圈了,既然要杀了他,那为什么,这么快又追赠他呢?既然这么快,就要追赠他,那又何必杀了他?这到底是,大家的悟性不高,还是朝廷的是非不明呢?

哎,且不管他,总之,元叉死了,大家也还是很兴奋的。

你任性,但不愚蠢,你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多少还是知道,这天下大事,关键还在用人。当年,你的情人,清河王元怿,把朝政打理得很好,如今他不在了,你就提拔他提拔过的人,推行他推行过的事。

这样一来,朝廷大局,也就稍有起色。

在南方,临淮王元彧,收复了被元法僧白白送给南朝的徐州,逼退了萧衍的北伐。

在西方,行台萧宝寅,在陇西击败了叛乱的羌族首领莫折天生,即将收复长安,补全西北。

那么,现在,只要再接再厉,剿灭了北方的破六韩拔陵,你,和你的儿子,你的大臣们,就又可以安享太平。

你,又可以,四处留情。

可是,那破六韩拔陵,不是三心二意的萧衍,不是一穷二白的莫折天生,在力克怀朔、武川之后,兵锋直指中原的他们,如今的兵力,已有二十万之众。

不久前,诈降的贺拔氏父子,谋杀了叛军大将卫可孤,贺拔度拔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贺拔三兄弟,流落到了肆州城。

破六韩拔陵随即整编了卫可孤的部众,从此统一了内部战略,一心一意地,要从北到南打穿今天的陕西省,直取关中,再做下一步打算。

不管洛阳城,多么的繁华似锦,流光溢彩。

长安城,才是匈奴人,永远的青睐。

为了长安,破六韩拔陵把手上的二十万人马,全部集中在五原,只要攻克五原,通往长安的路,便是一马平川。

同样的,只要为朝廷据守五原的广阳王元深,能在这里击败破六韩拔陵,那么,这场乱局,至此也就可以告罄。

元深也在调集北方各州郡兵力,齐聚五原部署。

刚刚投奔肆州刺史的贺拔胜,又奉调前来五原,见到了老熟人元深。

贺拔胜,是个忠臣,并不记恨放他鸽子的元深,他依然为国奋战,只率领二百人,就把逼在五原城东门口的敌军杀散。

元深趁机出城,向朔州转移,贺拔胜又为大军殿后,迫使敌人不敢追击。

到了朔州,贺拔胜才问元深,敌军要向南走,我们却往东退,岂不是把路,让给他们了?

元深怒怼,懂个屁,这是在下一局大棋。

消息传到洛阳,连你,一个不懂军事的女人,都懂元深,你知道,你不可能指望他,来取胜。

你问元雍,怎么办。

元雍说,求助柔然。

于是你派出使节,带上丰厚财物,出使塞外,面见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瓌,请求他们在背后,与本朝里应外合,袭击破六韩拔陵。

郁久闾阿那瓌,见你给他的财物,比元叉给的还多,就答应帮助你,去终结,这场本来就是因他而起的乱局。

退守朔州的元深,眼见平叛的功劳,要被外人抢去,这才着了慌,开始行动起来。

他用反间计,策动破六韩拔陵属下的铁勒部三万余人归顺,再以这三万余人做诱饵,引诱破六韩拔陵前来追击,于中途设伏,赢得一场大胜。

捷报上传,你一高兴,又给元深家,赏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前线将士,都知道,元深这次,瞎猫撞上死耗子,多亏了一个叫于谨的人,给他出的点子。而且,元深的执行,要是能稍微靠谱一点,再稍微接近于谨的原计划一点点,都能让破六韩拔陵全军覆没。

上一篇:春风不度下一篇:孤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