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棠在数学上很聪明,只是暂时不那么会用,所以才显得落后一截。周姐,她是个特别肯努力的孩子……”
李静巍说过季明河很有特级教师的风范。
“我比特级教师还是要温柔一点的。”季明河开玩笑道,“这可是在甲方家里,我哪里敢当特级教师。”
做完家教,季明河在耳机里放好路上要听的 TED 演讲,像往常一样卯足劲儿,踏着共享单车从别墅区骑到学校,披着黄昏前行。
越是往学校靠近,她便越发觉得不太对,像是有人看着。因此,季明河在校门口就下了车,停到一旁去。
微微弯下腰,她的脸庞映照在车窗外侧,因夕阳泛起陈旧的昏黄。
“笃笃。”季明河敲了两下窗。
于是,驾驶座上的人慢慢将之摇下。
“成先生,你在这里等着,是想让我带你参观 P 大校园吗?”
那人无疑是成珣。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他还是那副温和到可以令节奏缓慢下来的模样。只是稍微言谈两句,便足以狡猾地显出讨人喜欢的谦逊与亲切来。
“我不想。”季明河看着他,“你太扎眼,我不想跟你招摇过市。你吃过晚饭了吗?”
“还没有。你准备去吗?”
季明河点头:“嗯。”
不再多言,她上了后座。
夜晚的 B 市引季明河侧目。兼具现代霓虹与复古风情的夜色喧闹而美好,但其背后的昂贵令人难以融入其中。
她注视窗外的模样也被笼入狭长的车内镜中,像被绘在船票上的油画。
第3章 Long Time No See
“你应该比我熟悉 B 市。”
“你才在这里读了不到一年的书,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熟悉。”
成珣将车交给门童,在停车场安顿好。“周末可以跟朋友出来吃吃饭,散散心。平时没课的时候也可以出来逛两圈,呼吸新鲜空气。”他亲切地说道。
季明河不置可否。
她是标准的中国胃,口味偏咸,也不爱附庸风雅。
“这家店鲁菜做得不错,米饭也好。”
服务员引二人在包厢坐定。室内是红黑色调的新中式装潢风格,便少一分沉稳厚实的韵味,多一点现代都市的冷淡。“你待会儿如果觉得可以,就多吃两碗。”
“好。”
菜上得不算快。至少季明河和成珣面对面坐了会儿,菜还没端上来。
令季明河感到些许糟糕的是,当成珣出现在密闭的空间中,成为除她以外唯一的另外之人时,她确实久违地嗅到了来自过去的气味。
“读研感觉怎么样?导师有对你不好吗?学长学姐呢?”
“还行吧,导师人挺好的。”季明河回答,“小导也挺好的。”虽然博士生师哥生气她脑子好使,但该带她做的还是会带,她帮忙也会礼貌地谢谢她,素质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没什么坏事,也确实学到了东西。”
成珣微笑着看她,像是因为她一切顺利感到高兴。比起两年前,他好像更加内敛,更能不动声色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分手了。分手后的状态当然跟交往的时候不一样。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年初。”成珣回答,“今年我把美国那边的事情都忙完了。”
季明河没作他想。应该说,她在尽力避免追溯过往的可能性。
这时,服务员陈上一道芙蓉鸡片,也把季明河非吃不可的米饭端过来了。
事实证明,成珣不会带她去令她反感提起筷子的西图澜娅餐厅。
“哦。这次准备待多久?”
成珣轻声:“不走了。”
闻声,季明河刚提起来的筷子搁了下去。
“没事,一样的。”
片刻后,她平静地说些客气话,“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你都能发展得很好。祝你回国一切顺遂。”这也是个无需怀疑的事实。
至于这话有无令成珣感到隔阂,季明河没有考虑过——她自觉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陌生人之间说陌生人该说的话,何必抱有没分寸的亲密。
更何况,能让自小在国外长大的成珣从此在国内发展,定是些影响颇大的事情所致,比如家里人的决策。他刚因为爷爷的名号参加了 P 大的颁奖典礼,学校论坛上全是他那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脸,也怪不得季明河这么想。
总不可能是因为她。
说实话,这个猜想有点好笑。季明河差点被自己逗笑了。
但她没笑出来。
“……小河。”
可能是因为成珣趁着她愣神,便去握她的手。
“你那天……松手松得特别快。”
他的手足足比她大一圈,指节清晰。兴许有终日练习大提琴落下的茧,但不太明显。季明河曾经拉着他的手细细找过,在兴尽后亲昵而私密地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