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们都以为雅梅会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却没想到,上个月肖蓉去邮局时,取到了一封填默认寄信地址的信。
信封里是厚厚一叠钱。肖蓉点了点,连本带利,刚好是当年赠给雅梅的那笔。
信里只有短短一句话:
——谢谢,我们很好。
没有姓名落款。
肖蓉不需要落款,她看着纸面上熟悉的钢笔小楷,那是她手把手教雅梅写的字。
“我妈对她,是抱有很深感情的。”
黎今颖想到曾经种种,犹豫停顿了很长时间,释然笑着说出后半句:“……可能我也是吧。”
她深吸一口气,想要换个开心的话题:“对了,还有个事儿,我龙岗的两个朋友年后也要来军区玩,说是要在上海呆半个月休假,顺便来看看我们。”
聂浚北顺着接:“葛同志和那个石龙飞?”
黎今颖笑着点脑袋:“对呀!海珊说胖虎都开分店了,生意火得不行~这回是她哥哥全场买单,甚至连嫁妆都给她加码好几倍,石龙飞以后怕是要做餐饮巨头了!”
“你好像很羡慕?”
黎今颖耸肩:“肯定啊,谁不喜欢钱?说不喜欢的,肯定是装呢……不过也有可能是不缺钱,才会说不喜欢钱,喜欢追爱?比如你朋友小齐哥。”
西北的苦难经历孕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一种人,格外珍惜现在悠然的岁月,譬如杨编辑。什么波澜起伏的文学梦想?他现在满脑子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种,就是小齐哥和温宜桦。
主打的就是一个物极必反。他们俩被彻底激发出灵魂里的不怕死冒险基因,永远冲在风口的最前面,管它一个浪拍过来是死是活。
小齐哥自从告白失败后,就跟随温宜桦的脚步南下,不过他去的不是深圳,而是香港。
他胆子大,直接投身电影事业。
入场就是□□。
或许是前半辈子已经走完了此生背运,他这个油滑浪子滚进娱乐圈,那就跟回家了似的,不仅在商界老板那边如鱼得水,听说连道里都能扯上牛皮。
可惜的是,明明他靠着几部卖座电影登上事业高峰,回归情场后,温宜桦还是追不到。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跟你这个人成功与否,没有关系。
温宜桦也是个胆子大的。
她最终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梦想。她想,与其花这么多钱拿文凭,不如涌入现在的服制品风口,一步到位,完成从打工妹到女老板的蜕变。
幸运的是,她这回赌赢了。
她英文好,靠着在一家中外合资工厂做翻译,很快就打开了名声:翻译准、气质好、收费适当。于是,她很快赚到启动资金,或许是从小齐哥那里偷师,她也玩起了□□。
温宜桦靠人脉打听到,一家小型纱厂老板因为在澳门赌钱借债,决定低价出售工厂。温宜桦毫不犹豫下手,从得知消息,到找上门、压价格、签合同,她只花了6个小时。
随后,纺织品需求如指数般节节上升,温宜桦靠着这家小纱厂,彻底在深圳站稳脚尖。
在渔村最混乱的那几年里,她不是没有对小齐哥的追求动过心。
但温宜桦知道,她真正动心的不是人,而是许诺给她的安逸生活:不必再去鱼目混杂的市场打拼,不必再去和男人们斗心眼,她可以回归家庭,读书、写诗、去巴黎,做个书香气萦绕的温婉贵夫人,而那曾经是她曾经最向往的生活。
温宜桦曾写信告诉黎今颖。
她现在很庆幸,庆幸当时决定再坚持一下。
没有耽误小齐哥的真心,也没有辜负她自己。
黎今颖想到此处,连连感叹。
“……更想不到的是,小齐哥现在好像还更喜欢她了,还扬言要再追个十年。”
两人绕完一圈操场。
黎今颖想,差不多到时候了吧?
夜晚本就苦短。
再逛几圈下去,怕是洗澡都不够用。
就在她准备暗示一下聂浚北时,两人迎面撞上一对熟悉的夫妇,画面像极了某个初雪的傍晚。
是他们俩结婚时出力最多的文工团杨团长以及后勤处李主任。
黎今颖率先开口:“杨团长,恭喜你升职啊!”
杨团长笑得合不拢嘴,这么多年,她当初为了家庭错过了一次升职机会,这回总算轮到她了。
“哎哟,谢谢!你们也散步啊,对了,司令员孙儿孙女的满月酒不去吗?”
司令员儿子回国后定居北京。
很快,他儿媳妇就生下一对龙凤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