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对她好。”
葛海珊喝了酒,依依不饶:“你发誓!”
聂浚北无奈,举起三根手指:“我发誓,我聂浚北此生一定倾尽所有守护好颖颖。”
“代价呢?”,葛海珊蹬着眼睛,“你如果没做到,我们用片鹅肉的刀划烂你这张小白脸。”
聂浚北忍住笑点头应下。
画面感实在是太强。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纠缠几分钟后,三人挥手告别。
等到回家后,黎今颖的酒已经醒了大半。
就在她以为洗洗就能睡觉时,一旁酝酿了一夜的醋坛子终于还是翻了个底朝天。
洗完澡,她躺在床上看书。
突然,她感受到头顶的光线变黑。
等到她再度抬起脑袋,试图看向挡住灯光的罪魁祸首时,她已经被塞入紧紧的怀抱中。
“诶?怎么吃醋还带延后的?”
黎今颖试图挣脱醋王的双臂,当她发现手腕箍得更紧时,放弃了挣扎,主动用脑袋蹭蹭他的下巴:“别醋了嘛~”
男人高大的身影把她罩在怀中。
黎今颖抬起眼,撞见聂浚北眼里毫不掩饰的私有欲望,灼热又压抑。
喑哑的声音附在耳边:“好想把你藏起来。”
黎今颖的不服输精神总是在不该有的场合冒出,她故意侧过脸亲了一口男人的喉结,为这盏火又添了把柴:“那得看你抓不抓得住我咯。”
下一秒,嘴唇一凉。
等到她都快被啃得秃噜皮时,黎今颖求饶已经来不及了。
第105章 报刊亭
今日下午, 距离他们明天回军区的火车还有不到24个小时,黎今颖恰好趁着这段时间,带着聂浚北回了一趟原来的家属院。
他们从市委大院的自行车库骑车出发, 沿着新市区一路往老城而去,期间撞见不少建筑工地。
黎今颖靠着记忆外加沿途问路,总算找到了原本的卫生院旧址, 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里已经被推平改为了城市公园。
“高考前,我就在那里工作。”
她指着现如今的石板小路。从前这里是办公楼, 建筑推平后修了几个石墩桌子, 附近不少老人都来这里下象棋。
黎今颖推着自行车带他从公园穿过。
她指着左右的空地, 手臂虚空画出这里曾经的模样:“我还记得这里之前是保安亭, 高考恢复时的场面已经太多年没见过那样的热闹了,当时连在这里工作的保安大哥,也在复习备考来着。”
她走在前面絮絮叨叨地描绘。
聂浚北跟在她身后耐心听。
黎今颖说了几分钟后,发现聂浚北一直不怎么搭腔,猜到了他在想什么,转移话题道:“那个时候,你在西北天天睡牛棚?”
这些年来,她很少从聂浚北嘴里听到他在西北的经历, 少数几个片段还是她从小齐哥以及温宜桦那里左凑凑右凑凑挤来的。
聂浚北扯扯嘴角。
他背着眼睛也能猜到传言是从何来。
——那群小子就是这么胡扯的?
他对西北改造那段往事提得少,并非是因为不愿回忆,主要是不想让黎今颖担心, 他对她再了解不过, 说得越多, 她头就要垂得越来越低,说不定还要掉两行眼泪。
“牛棚是给做不完活的人睡的, 比如眼镜杨,你老公我勤快得很,没过得那么惨。”
“还没敲章呢,聂同志你注意作风影响!”
“黎同志你现在反悔也来不及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说笑笑推着自行车沿着通道转进另一侧小路。
“就是这里了,我不会记错的。”
黎今颖踩下刹车,停在建筑工地外。
家属院附近的这块地皮去年就已经易主,交易给了本地一位靠着煤矿产业起家的房地产商,听说之后的规划是要打造成新区商圈,沿着卫生院周围,建设新医院、新学校和新大厦。
施工队已经在街道上种下一排行道樟。
树苗外侧还包着肥料塑料纸,有一两棵在路上支撑不下去的枝干上正挂着营养液。
门口原来的老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锯掉了,原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报亭。
书报亭一面墙三面门窗,外围漆统一的邮政标志性墨绿色,生意看上去不错。
《龙岗日报》是现如今市里最畅销的报纸,老板正在补货,把一卷卷还散发着油印纸香气的报纸放到门口的陈列架上。
不仅仅是报纸,最顶部的黄金位置,老板将它留给了形形色色的杂志,五颜六色,时下流行的《读者文摘》、《知音》、《故事会》、《今古传奇》、《大众电影》均有陈列,底部还塞着不少幼童读物,黎今颖眼睛尖,第一眼就看到了她在21世纪小时候见过的《奥秘》和《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