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了然于心,明白老战友的心意:“他也出去好几年了,等他回来,说不定还能赶上浚北结婚呢,你啊!苦了这么些年……”
两位中年人在桌前相对而坐。
话止于此,没有人接着往后念从前的苦难。
*
黎今颖在宿舍楼登记完信息后,总算明白了王如霞那句“条件比学校好”是什么意思。
从前她在学校时是住四人间,天花板低,内部布局也拥挤不堪,如今到了部队,反而得益于女兵数量少,能住上一回两人间。
两人间占地面积也才不过十平米,两张单人床配两个木质衣柜,中间的大桌是共用,侧面既无独立厕所也没有洗手盆,却比她从前的宿舍多出两方小阳台,采光看着就心情好,未来还能养几颗盆栽。
室友的信息她也大致了解:比她大四岁,姓林,在北京读的硕士,方向是心内,是毕业后才来参军考上的军医编。
黎今颖放东西时,林师姐并不在宿舍,多半还在医院里值白班,听说前几日还在实验室熬大夜,也是个拼命的主。
搞定一切,黎今颖没有磨蹭,放下东西还未收拾就下了楼,正好撞上巫医生和楼下值班的老阿姨聊天。
“好多年没看你收过徒弟了,上次那几个男医生后面都离开去市区了吧?”
巫医生笑笑:“市区有些医院设备很先进,都是从海外进口回来的,他们在那边也更能发挥作用,只要对病人好,能救人,跟不跟我这个老头子,也不重要。。”
“那您老这回是准备收关门弟子,单传一脉?”
巫医生摇摇头,算盘在心中打得噼里啪啦响:“把她教出来,让她去多收些学生,师门就不能算孤零零一条脉了!”
“也是,多收几个徒弟开枝散叶嘛,人数多点儿,造福好几方人,最好是把全国都给覆盖了。”
黎今颖从旁路过,总觉得听着怪怪的。
这语气不像是让她去收徒,像是让她去生崽。
“来了,走吧,我带你去熟悉熟悉医院和实验室,特别是实验室,全是花大价钱弄来的新设备,你肯定比我还欢喜。”
巫医生见到她下楼,兴冲冲就要带黎今颖去见识新玩具,一路上不停描述这批货的厉害。
“内镜室上次拿了一台显微镜都得瑟了两个多月,咱们实验室可是部队和国家花了不少功夫设立的,腔镜和热凝装置都是欧洲进口,做小孔会更安全,也是我接下来想要研究的项目。”
黎今颖来之前已经看过巫医生的项目概览。
眼下正值80年代,许多医院普外科科室都还处于“大外科杂糅”范畴内,割阑尾的和割肿瘤的挤一块儿,甚至连开胸手术都包含其中。
巫医生不愧是领域内的大牛级人物,他的项目中正是腔镜技术,而这正是未来微创手术技术革命的开端,四十年后,黎今颖这批医生才能通过开孔手术扼杀提前筛查的早期肿瘤。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部队医院大门。
刚踏进门诊大楼,护士站的值班护士就朝两人喊话:“巫医生,还没下班啊?这位是?”
巫医生满脸骄傲:“这我徒弟,姓黎,我专程从上海撬回来的!”
黎今颖跟在后面小声嘀咕:“师父您逢人就说我是撬回来的,会不会不太……合适。”
“有啥不合适的,证明你很优秀啊!”,巫医生带她绕了一圈门诊大楼后,直奔楼上实验室,“金婷手里凭本事抢回来的,我起码要说个三四天。”
黎今颖想到金教授每次提起她恩师时咬牙切齿的表情,替巫医生捏了一把汗。
穿过廊桥,黎今颖终于到达侧楼的实验室。
她原本以为内部打开,会是一片紫外线灯或是崭新塑料纸包着的豪华设备。
没想到走进门后,她才发觉,这里说是实验室,其实更像是放了几张工作台的办公室。
“不是说有新设备吗?”,黎今颖打破沉默。
巫医生啧了一声:“设备肯定是放在检查室和手术室的呀,这边主要是咱们师徒二人用的,你看看这里,我让他们用不锈钢材料打了个柜子,文献和购来的外文教材终于不会堆的到处都是了。”
黎今颖点头,她扫了一眼内部,工作台是二手的,柜子是手工的,椅子也不是成对的,一看就是从哪家办公室抬来的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