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浚北:?
第81章 纸短情长
聂浚北离开那天, 黎今颖没能去送她。
等她上完第一节 专业课后,黎今颖才从收发室那里拿到一封他留给自己的信件。
聂浚北走得急,封口都未来记得寻胶水, 只是匆匆往内折了一卷。拆开信封,内页边角有一处明显的褶皱痕迹,似是书写时站在窗口时压坏的。书信内容只有短短几行钢笔字, 概括一番大概可以浓缩为两句话:
一,保重身体。
二,别成天想着当寡妇改嫁。
黎今颖看着倒数几行, 相比于前面希望她爱护好身体别太拼命的祝愿, 这几行督促她不准爬墙的字下笔时力度都重了不少。
“给他气的……”, 黎今颖把信件收进床角的棉絮下, 准备提笔再给聂浚北写去一封回信,内容自然是恐吓他记得保住性命,注意安全。
封完口,去收发室寄完信后,黎今颖又取到了从龙岗寄回的家书。
她自从来了上海后,一直坚持给家里寄信,忙起来时一个月一封,话多时一周就会寄上一次, 收发室的两位轮班老同志都看她眼熟。
老同志把信递给她:“你刚来的时候,这封还在麻袋里,早知道就该提前寻给你, 也不必多跑一趟了。”
黎今颖又把寄往沿海部队的信贴好邮票递给他:“没事, 就当锻炼身体, 这封是往沿海寄的。”
“哦?”,老同志还第一次听见她要往除了龙岗以外的地方寄信, 又联想到凌晨时来他窗口处托下信件的军官,了然于胸,“给对象寄的吧。”
黎今颖对这个称谓还不太习惯,愣了几秒,才笑着点头:“对,给对象的。”
“哎哟,收发室现在就属你的信最多,以后再添个你对象,你倒邮票都能倒几碗馄饨钱出来。”
回到寝室,黎今颖拆开肖蓉寄来的信。
平时家中书信内容都大同小异,问候的话居多,空白处再添几笔报喜不报忧的内容。
这一次却不太一致。
信封打开,里面首先滑出来的不是信纸,而是一张裁剪下来的报纸。
黎今颖拿起来一看,标题抬头用大红字标出,字号像是当版的头条:《行政改革:龙岗及其周围十余村镇将正式改为地级市》
她眉毛一跳,远没想到老家还能有如此机遇,一目十行扫完报纸后,她迅速取出信封内肖蓉的家书,这才明白为何老母亲会把报纸原文一起寄给她——家里的二老要升官了。
书信中,肖蓉着笔并不多。
但文字飞扬的一撇一捺早已出卖她的喜悦。
“……卫生院改为龙岗第一人民医院,公社学校原校区改为第一中学,小学将迁往新校区。”
黎今颖下意识看了一眼墙上悬挂的台历。
改革的春风已经在路上,属于这片大陆的雄伟时代即将吹响号角,龙岗的行政升级大概率也是其中的一环。
她继续读,心中却已经忍不住和肖蓉一同兴奋起来,直到信件结尾,肖蓉才缓缓道出他们两人的新身份。
黎志兴虽然表达了自己仍然想要坚守在医院书记岗位上的决心,但龙港市行政系统目前岗位空缺严重,正是需要他这样资深老同志奉献的节点。
交接完第一人民医院的剩余事务后,黎志兴将会正式升任龙港市卫生局局长,着手梳理整个地级市及周围县城村镇的公共卫生系统。
肖蓉则是继续坚守在中学书记岗位上,公社学校一分为二后,原来教过黎今颖数学的男教师被正式派往小学部升任。
不过,肖蓉的名字已经被挂在了第一中学的宣传栏上,履历表上方赫然写着“校长兼支部书记--肖蓉同志”。
除了父母的消息,肖蓉这封信息量爆棚的信件中,还提到了一个她再熟悉不过的人。
葛海珊从省城回来了。
她原本即将在省城人民医院升任主管护师,在报纸上看见龙岗的消息后,立即决定返回家乡,毫不犹豫加入了卫生院的改革重组中。
读完信,黎今颖在板凳上坐了许久。
她想到几个月未谋面的家乡,想到这些原本在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感慨万千。
时代往前走,小人物的脉搏也随之同拍鼓动,沉沉浮浮。
从聂浚北离开这一天开始,黎今颖似乎就感受到时间不是线性均匀的流速。
改变一旦撕开一个口子,乘风而起的将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千上万的各自精彩。
王如霞自从经历了渣男的变故后,整个人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扎根在枯燥的训练和学习中,算上军事训练课程后,她第一个学期的总成绩甚至压过了黎今颖两分,勇夺年级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