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浚北点头,扫了一遍方阵,开始思考其中究竟有没有能加入舰艇队的预备种子。
见他迟迟不说话,教导员和军训总教官对视一眼,以为是聂浚北眼光高,瞧不上这批学员。
总教官率先开了口:“今年有几个女学员很不错,比如说她”,他指了指队列中的西北妹,“其实我们原来没有想过女学员的平均水平会比男学员更加优秀。”
聂浚北顺着他的手看过去,淡淡答:“嗯,巾帼不让须眉,但是……”
两位领导的嗓子眼捏起来,以为这位年轻军官要提出什么批评意见。
聂浚北点了点人数,疑惑道:“既然水平不比男学员差,那为什么只有三个女学员呢?”
教导员松了口气,答:“聂同志你可能不知道,咱们这一届女学员招生本来就少,再优中择优,就显得更少了。”
聂浚北没回答。
他蹙着眉,似乎并不认可这份答案。
总教官脑子很灵,想到半小时前的画面,迅速找补:“聂同志,其实我们这一届表现最好的两位女学员因为意外没能加入方阵,其中一位晕倒了,另一位扶着她去了医务室。”
聂浚北眉头更皱了几分,语气有些凉意,意有所指般询问:“怎么回事?保证学员的健康要比展示成绩更加重要,身体才是战士们革命的基础。”
总教官没想到眼前的男人看上去年纪小,实际上却有着不输他们的压迫感,竟让他有些发怵。
聂浚北没有过度为难前辈,收敛起他的冷冽语气,再次询问:“她们人现在在医务室吗?严不严重?”
总教官答:“不严重,就是低血糖。”
聂浚北点了点头。
父亲和司令员教过他,军令并非是引导战士们的唯一途径,适当的关怀亦能让士气更上一层楼。
他内心甚至已经开始思考:
——军中无小事。
——要不要以观摩的名义去探望?
在他陷入思考的时候。
教导员因为刚才不在现场,低声问了一句总教官:“是哪两位女学员?哪个方阵的?”
总教官压低声音答复:“周副连长方阵,学员名字是黎今颖和……”
——黎今颖?
聂浚北脸上第一次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转过头,不敢置信问道:“两位同志,抱歉,打断一下,你们刚才说的学员是名字是?”
总教官没多想,又重复了一遍,还不忘补充:“她是这一批学员中最优秀的一档,看上去像是没什么力气的小女孩,实际上很有韧性!和我们那位周副连长是老乡,东北龙岗来的……”
“我去看看她吧,低血糖不是小事。”
聂浚北声音依旧沉静,脚步却已经先行。
他心跳如战鼓。
身体也不自觉地紧绷。
——是她吗?
第66章 青梅竹马(二合一)
军医大的医务室配套设施还未达到能称为校医院的水平, 位置设在教学楼旁的旧礼堂。
从正门走廊进来后就是接待台,一条长桌。再往里走,有两个诊疗室, 一个供轻症患者使用,摆着常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以及学员与职工的就医登记册;另一个则是急诊台,放着一排创伤用的棉线、止血绷带以及消毒用品。
诊疗室对面, 是医务室的药房,两个架子上放满了附属医院直接采购的瓶瓶罐罐,以及一个进口的注射器消毒锅。
转弯处, 有楼梯通往楼上。二层的空间不大, 只能算一个小阁楼, 因医务室需要二十四小时开放, 便被学校改造为了值班休息室。
一层的最深处,便是病房。
病房内空间不大,一排五个床位,目前只有两位患者。值班护士的说法是,医务室只能处理简单的病情,若是较为严重,则需要送往附属医院。
此时,天津学员已经带去了急诊室处理软组织, 病房内除了黎今颖她们,就只有一个患上肠胃炎的大二学长正在睡觉。
肠胃炎学长的床位靠内侧,旁边挂了一瓶生理盐水, 护士替他拉上了隔离帘, 图个清净。
靠窗这侧, 北京妞的葡萄糖还没输完。
躺下睡不着也是无聊,她便和黎今译聊起女儿家的闲话家常。
北京妞姓王, 名如霞,她看见黎今颖总是忍不住提起家中的妹妹:“我妹妹叫如娇,和你一样有两个漂亮的酒窝,但是皮肤没有你白,我总是笑她像是从沙里淘出来的。”
黎今颖两世都是独生女,体会不了她的心情,只能扮演听众:“另一个妹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