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次日落+番外(36)

忘了是谁说过,世间最令人难以消受的是对美的祭奠。在林山雪看来,美本身就是祭奠,而追求美,是人的本能。

躺在入殓台上的是一位拾荒老人,上半身的骨头碎了大半,身子像抹布一样拧在一起,没有骨头支撑的皮肉耷拉下去,一些地方又突兀的鼓涨,左腿从膝盖处被折断,腿骨刺破皮肤,以诡异的角度弯曲着,仅剩腘窝处的皮肉苦苦支撑,才免于支离破碎的惨况。

段意又要忍不住干呕,林山雪没像往常一样讥讽他,转身去挑选工具,简短地吩咐:“擦。”

将翻涌上来的早餐咽下,顶着辛辣的喉咙上前,只觉一个头两个大,无从下手。这样的情况,即使在其他几个经验丰富的人看来也是不多见的。

他们的工作和医生在手术台上有些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医生做手术是求生,而他们,是为死。

凡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大概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也正因如此,林山雪有一种直觉,她和江绥的关系绝不会像江绥所认为的那样戛然而止,他们的缘分是天注定的。

想到明天又可以看见江绥,林山雪死寂的眼中闪过一丝流光,放下手中的三角针,把装满工具的推车推至入殓台旁。

复原、填补、缝合,每一个流程林山雪都重复过上百次。手掌贴上肌肤,或滑腻,或干涸,或僵硬,每一种触感都给她带来同样的感受——来自灵魂深处的冷。

心好像也随着种的温度被冰封,她是靠着别人的死亡活下来的人。

进去的时候是清早,出来时只有空气中的余温召示太阳来过的痕迹,一日在工作中消磨,午饭、晚饭都没吃,林山雪还好,其他人饿死鬼投胎一般快步走向食堂。

大厅中的白色瓷砖地上散落着几片白色花瓣,微卷,边缘泛黄。刚结束一场追悼会,人走了大半,还有四五个人站在一遍,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卷发妇人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小小的,裹在襁褓中。卷发妇人频繁贴脸去逗怀中的小孩,口中念叨:“奶奶的乖孙子哟……”

身边围着两个男人,约莫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也含笑望着她怀中的孩子。

与此相对的是旁边一对面如死灰的夫妇,妇人唇无血色,神情憔悴的靠在丈夫身侧,好像一阵微风就能把她吹倒,丈夫紧紧揽住她的肩,似在安慰,又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殡仪馆里很少见到小孩,尤其还是才出生没多久的。向食堂迈进的脚步迟疑了一下,段意喃喃道:“这么小的孩子也要来参加追悼会吗……”

赵婷顺着他的视线瞥了一眼,走出大厅才压低声音说:“昨天就来过了,听说产妇没下手术台。”

话音还没落,段意的脑子里就不合时宜的冒出保大保小的千古难题。

不管对死去的产妇,还是产妇的至亲都极为不尊重,段意极力把这个想法从脑海中清除,但还是控制不住发散的思维。

“你脑子里进屎了?”沉默大半天的林山雪冷冷看着甩脑袋的段意。

“啊?”

林山雪跃过他,“不然甩什么脑袋?”

这是职场霸凌吧?是职场霸凌吧?是吧?是吧?吧……

饭点早就过了,热门菜色一扫而空。炒青菜不负众望,占据剩菜榜首的位置万年不动摇,西兰花紧跟其后,欲有取代之势。

几人踌躇不前,欲言又止,在食堂大叔的眼神攻势下,无奈指向无人问津的绿色蔬菜,总比吃白饭好。

林山雪倒是不挑,干净利索的要了两盘青菜,吃东西而已,不饿死就行。

都饿惨了,没空聊天,忙着往嘴里塞食物,筷子不时碰撞餐盘,发出清脆的响声。看不上眼的蔬菜也吃得津津有味,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义。

正吃得起兴,门外忽然又走进来几个人。看清来人,段意一愣,是刚才在大厅里的那一家人。

火化需要时间,餐馆又都在山脚下,多数人家不愿折腾,就选择来食堂随便吃点。隔了一条过道,与他们相邻而坐。不知是不是因才说过人家的闲话而心虚,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几人吃饭的速度都慢了下来,筷子也不再碰到餐盘,食堂静悄悄的,几只白色的蛾子围绕灯光飞个不停。

小孩睡着了,躺在婴儿车里。五个大人围着一桌残羹冷炙,没有人先动筷子。儿子有些胖,脸圆有肉,从林山雪的角度很清楚的看见他脸上的肉忽然堆栈起来,笑着活跃气氛:“爸、妈,多少吃点,还有一会儿呢。”

然后起身夹菜,先夹给了岳父岳母,接着才是自己父母,轮到自己的时候,看着盘子中西兰花,愣住,笑容消失了片刻,又很快堆栈起来,放下筷子,笑道:“我过去看看,万一那边好了没人在麻烦。”

上一篇:大型犬饲养指南下一篇:小粒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