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同人)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52)

作者:鱼筐提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谓“彼之所坑者,乱道之儒,而非圣人之徒也②”。

毕竟,这次坑杀的目的,并不是一个暴君被欺骗后无能的泄愤,而是在洞悉了那些人“以重吾不德”险恶用心的维.稳手段。

也就是说,虽然“坑儒”一事是由方士丹药引起,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秦王朝的统治,是秦始皇思想大一统的一个步骤。

无独有偶,在“坑儒”的前一年,秦始皇三十四年,有另一起影响深远的政治活动发生,那就是“焚书”。在后世,这两件事被合称为“焚书坑儒”。

汉朝司马迁写就的《史记》中有对于焚书相当翔实可信的记载,时间明确、地点清楚、人物具体、事件清晰。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在这场宴会上李斯提出了著名的“焚书”之策——

我大秦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是读书人还是推崇自己个人学到的知识。每当朝廷有政令下达,读书人就会聚在一起讨论政令的对错,对百姓用自己的所学解释政令,编排当今的不是,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李斯请求,把不是秦朝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著作全部烧掉,偷偷收藏《诗》、《书》和百家之言的人处以死刑,厚古薄今的人灭族。

当然,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不在焚书之类,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去拜官吏做老师。

秦始皇用这样的政策来维护自己对六国的统治,其本质还是在于统一思想,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

但是,令秦始皇和李斯始料不及的是,在文化层面的高压政策,从来都不能消灭思想的火种。相反,那些星星之火只是燃烧地更加隐蔽,只等待着燎原的那一天。

后世常常以此攻击秦始皇对文化传承的重击,并经过历朝历代的夸张演绎,最终扩大到了秦朝覆灭诸子百家经典,截断华夏文化长河的地步。

但是实际上,“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③”,秦朝的“焚书”仅仅是焚烧掉了民间的藏书,朝廷依旧藏有。只是可惜在秦末被项羽“楚人一炬”,化为灰烬。

所谓“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④”。】

之前天幕说朕在位了十一年,又说胡亥在位三年就亡国……

“大秦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嬴政现在想起这个数字还是感觉头痛,“之后的那个朝代为了维持统治,一定会把大秦作为对立面来宣传。天长日久,以讹传讹,各种谣言污水自然被泼到了大秦身上。”

“若是朕是那个朝代的帝王,也会这么做的。”

不过……

嬴政询问身边的史官:“之前天幕是不是说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干了个什么事?”

史官连忙找到那段记载,递给嬴政:“是的,公子扶苏请求陛下您网开一面,被您派去上郡监军了。”

嬴政接过竹简,认真看史官的记载。

“……公子扶苏谏‘焚书坑儒’事,以‘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故,若严刑治之,恐黎民觳觫,百姓震怖。上怒,使公子北监蒙恬于上郡……”

他相当仔细地看着这段话。扶苏能意识到这样做的错误,十分令他欣慰。但是扶苏却是因为“恐黎民觳觫,百姓震怖”的理由,这就让他不是很满意了。

嬴政召扶苏上前来,低声问他:“你觉得我们还要实行这样的策略吗?如果不实行,又该怎么做?”

扶苏思考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开口:“我之前想岔了,觉得安抚民众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在我知道父皇您的想法了……统一思想的事肯定是要做的,但是,您的‘焚书坑儒’肯定是不可行了,手段过于强硬,反而可能会造成反噬。”

“我们是否可以派遣以口舌闻名的臣子,到原来的六国之地宣扬秦法的优点,解释施行的政令,与他们本来不好的政策形成对比。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民心,减少搅弄天下之人的挑拨,从而避免人心的动摇。”

他顿了顿,直视着嬴政,清亮的眼睛中带着炽热和虔诚的光:“父皇,慢慢来。就算您……的时候完不成,我也绝不会让大秦停下来的。”

说罢,扶苏连忙垂下头,毕竟这算是对君父的大不敬之语了,他在等待着父皇的雷霆震怒。

但是,良久,他并没有听到父皇震怒的言语。一只大手轻轻在他头顶拍了拍,就像是小时候那样。

扶苏愕然抬起头,竟看到了嬴政脸上欣慰的淡淡笑容。

“别怕,扶苏。”

“你说的很好。”

【无论是焚书还是坑儒,都是为了秦始皇统一思想的大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