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刻字的木牌做成灯,一排排悬挂在游廊中,美不胜收。
听说达官贵人的家眷都提前占好了席位观赏水灯。
九子母殿,东西塔院各色灯争奇斗艳,光彩夺目,通宵不歇。
一晚上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陶姜拉着顾平章这里要看,那里也要看,跑来跑去,将自己跑累了。
最后放完一盏水灯,她趴在栏杆上,脸蛋红彤彤的,缩在雪白的狐狸毛领中:“顾平章,好累哦,走不动了。”
顾平章:“所以?”
陶姜张开手,厚着脸皮:“为了锻炼你,你背我回去叭!”
顾平章嗤笑一声:“我拒绝。”
陶姜:“夫君~~”
顾平章直起身,淡淡道:“起来,自己走。”
陶姜扭过头:“我不回去了,反正这里管斋饭,一晚上也不关门,我就睡这儿了!”
她潇洒挥手:“你走吧,我不会跟婶娘打小报告的。”
只留下个圆圆的后脑勺,一顿一顿地在打盹儿。
顾平章抿唇。
陶姜撑着下巴,眼睛半睁不睁间,一只手抓住她的胳膊。
然后她整个人就到了顾平章背上。
她懵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等他们出了大相国寺,她才惊呼:“顾平章!”
“还记得那个送我珠串的和尚吗?”她说着挥了挥手腕,上头念珠被她盘得光可鉴人,足见喜爱。
顾平章嗤笑一声。
陶姜缩了缩脖子:“他说是大相国寺的和尚,别是骗人吧?”
顾平章:“闭嘴。”
陶姜果断闭嘴,嘀咕:“小气鬼。”
顾平章的背真宽啊。
她脑袋一点一点,不知道何时睡着的。
一轮圆月高悬,满城灯火。
月光洒在地上,寒气自地面浮起,笼成薄雾。
顾平章缓缓走在热闹的街巷,走过人声喧哗,走过笙歌乐舞,走过人间烟火……
他背上的重量很轻。
压在心上,却是沉重的。
少女的呼吸撒在颈间,甜甜的香气萦绕鼻端,那是桂花糕的味道。
他呼出一口白气,看向东方天际。
红霞既出。
他的眼睫、眉毛上结了冰霜。
他走了一夜。
“吱呀——”
推开家门。
“郎君和小娘子回来了!”
他轻轻将人往上揽了揽。
*
过完了元宵,就得忙招人。
这么大的地方,总得有人打扫。
开店的事也要提上日程。
陶姜在院子里鼓捣新品事宜,其他人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
土豆短时间内供应不上,薯条只能搁浅。
光卖炸鸡奶茶,品种有些单一,陶姜思考了很久,做了个决定。
明笙和小鲵给她打下手。
终于在做了无数碗面,家里的老鼠见了面都躲着走以后,陶姜成功了。
她黑头土脸从厨房跑出来:“成功了!哈哈哈哈哈我成功了!”
大家看着她手里的碗。
“面?”大家怀疑。
陶姜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面!”
她拿来一只海碗,将一块邦邦硬的面饼放进去,眼睛亮晶晶的:“看好了啊——”
她跑去提来一壶开水,往面饼上一浇,拿盘子盖上碗口。
大家面面相觑:“为何要泡?不煮能吃?”
陶姜得意洋洋:“能!”
大家隐约闻到了香味,纷纷凑近:“当真能吃?面没有煮,那不是生的么?怎么吃?泡这样久,面都坨了,化成面糊了。”
陶姜等时间够了,将盘子掀开。
那一瞬间,面和调料的香气溢出。
陶姜给每人分了一筷子。
她自己迫不及待,立即嗦了一口。
面条经过油炸,不失筋道与香浓,牛肉粒入口即化,浓汤鲜香。
一口下去,陶姜简直要落泪。
“呜呜呜我终于吃上泡面了。”
其他人只分了一口。
荣哥儿都要哭了:“嫂嫂,还要。”
“陶姜,这面太好吃了!”婶娘发现了商机,“只用开水便能冲泡,这玩意能发大财啊!”
她立即开始盘算:“走南闯北的商人需要,赶考的士子需要,我们可以大量做!”
“陶姜!我还想吃!”婶娘一脸馋。
“我也想吃!”
*
国子监周围很热闹,是个繁华商圈。
他们的店铺,就在国子监朝南一里处拐角,占了两个门面。
这家店很大,乃至于有些气派。
毕竟要作为总店,得有总店的气势。不能让人看扁了。
这样大家到了别处,说起中华炸鸡店,会说,那家店东西很好吃,京城的店很气派。
陶姜他们花了些日子装修,桌椅板凳,柜台匾额,一律是统一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