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郎君,若是没法子取出来,还请快些下来,未免误了别人。”
谢源轻轻转眸,冷淡幽黑的眸子转向了那位一直如孤鹤般清高的人。
他记得此人是叫郑择贤吧。
他没有在意他的胁迫,缓缓道:“曾有人告诉我,如果迫切地想要得到某个东西,不能将目光一直放在那个东西上,不妨站远一点,从旁边找一找,或许能有更捷径的路。”
他清声说着,不紧不慢地后退了两步,然后伸出右手握在剑柄上。
少年的手玉白而骨节分明,与乌黑的木柄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
几乎是在下一刻,所有人便听见了那清晰的唰啦——一道长声,没有人能取出的石剑被他轻轻松松地举起在身前。
众人皆是一震,齐齐抬头,张口结舌地盯着谢源手中的那一把剑。
白鹭书院的学子脸上闪过尴尬,不敢置信,而红衣少年哈哈大笑,用力拍着桌子。
感受着周围投来的羡慕嫉妒,其中还夹杂着恨意的目光,谢源微微倾斜剑身,两根纤长手指拂过寒凉的剑沿。
他顺着那阴毒恨意眼神扫向对方,不过一眼便让那郑择贤心中一震,踉跄地向后退了一步。
他的眼神,极其冷淡,像是万古的寒潭。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
——
方文庆呼哧呼哧地跟着谢源。
“哎呀,谢兄!谢兄!你等等!”
“你慢点!”
谢源佩着剑在街道上住了脚,微微回身看向追来的方文庆。
方文庆气喘吁吁地追上来:“你怎么跑得这么快?姜从彦还一个劲问我你去哪里了呢。”
谢源心中一叹:若不是走得快,被那麻烦的红衣少年缠住的就是他了。
谢源不想节外生枝,便反问道:“你找我干什么?”
幸好这方文庆没在意上一个问题,听见他问便猛然想起。他先抬头看了眼四周,压着嗓子问:“当时,你怎么拔出来的石中剑的?”
谢源看了眼胖乎乎的少年,毫不在意道:“这石中剑底下有个机关,只要踩在附近的石板上,你用了多大的力气,剑便会反而往下多少力气。”
方文庆的嘴张成了圆:“厉害啊兄弟,你怎么发现的?”
谢源手指了一下眼睛,意思不言而喻。
当他踩中那块石板的时候,便发现脚下有轻微的摇晃,只是面前有石中剑这个难题,很多人便会忽略脚下的异常。
第43章
正午,行街上人流变少,摊子上没有什么客人,卖糖的贩果子守在摊子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旁人讲古。
正说到那大奸臣阴会水跋扈专权,每日命人监视皇帝,服食汤药,不知是下了什么阴损招数,让皇帝缠绵病榻,身体虚弱,经风便倒,义愤填膺之时,摊主被旁人提醒,才发现摊子上来了客人。
来客是一名少年,身材修长,皮肤白净,手上正拿着一只钗子看得认真。
“小哥好眼光,这是咱摊子上最好的玉蝶钗。专门仿的八宝楼的钗子。”摊主伸手比了个八,夸张地表现着自家商品的价廉物美:“那值八十两,但是咱这个,就十八文!”
谢源没说什么将钱放下,然后将钗子放进了袖子中。
在摊主的下次再来的喜声中,转进了旁边僻静的巷子。
谢源转身,地面沉沉落下一条黑影。
“世子,身后的人要处理掉吗?”黑影是护卫他的暗卫。
身后有人?
谢源心中微讶。
自从找到他人后,外祖父保护他的人便陆陆续续都到了金溪县。这些人都是外祖父专门从军中挑出来的好手,侦查的能力都是一流,因而谢源并没有怀疑他所说的话。
谢源走到巷口,见茶摊之上多出了四五个大汉,几人不点茶水,四下扭头张望,形迹可疑。
不知在背地里跟了自己多久。
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军士道:“这些人是自从您在蔡府出来后出现的,一直尾随您到了这里。”
谢源微微点头,袖子下的拳头攥了攥,状似无事地道:“先不急,我叫你出来还有别的事情。”
军士心一提,不知什么大事让谢源专门将自己叫出来,难不成还有人跟踪自己却没发现?
却不料下一刻谢源问。
“你有带钱吗?”
见军士愣在原地,谢源轻轻咳了一声,窘迫地强调:“只需要八十两,等我回去便还给你。”
谢源从来没为钱烦心过,长到如今还是第一次向别人开口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