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累了,旁边等待的人就会换上去。
大妈换上去的时候,丽梅兴致勃勃地跟上去,也想跟着一起压粑粑。
大妈身后的阿婶笑呵呵:“来来来,玩一玩,玩一玩,看你力气怎么样。”
丽梅很开心,转身朝崔美青大喊:“妹子,你也来,你也来。”
崔美青走到她旁边,踮起脚,伸长手才碰到棍子。
这棍子真沉啊,油光水滑的,表面的树皮一点都没了,不知道用了多少年。
崔美青正感受着呢,她亲奶奶把她揪了出去:“你小咪噶跌呢,不要进去,到时候棍子砸你头上很疼的。”
崔美青想想自己的身高,再看看木棍翘起来的高度,好吧,是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最后,一粒粒的米饭被打成黏糊糊的米糕,接下来就是等米糕冷却,再做成各种形状了。
奶奶拿着筷子挑了一大块米糕出来,给崔丽梅和崔美青一人分了一小团,“吃吧吃吧,还热乎着,甜甜的很好吃。”
崔美青把米糕揪成两半,小手伸长:“奶奶,你也吃一点。”
奶奶连连摆手:“太黏了,奶奶的牙会被黏掉的。”
崔美青把咬了一口米糕,还真是热乎乎、黏糊糊,她嘴都张不开了。
初三,崔美青以为自己可以躺在大爹家看电视剧了。可惜,她想多了。
她的表姐来了。
表姐是一个圆脸的姑娘,叫李惠美,是大舅家的大姑娘,今年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笑起来温温柔柔的。
她来到大爹家,先和大爹、大妈打了招呼。
崔美青瞪着大眼睛看他们说话,听不懂思密达,大人又开始说加密的哈尼话了。
和大爹大妈打完招呼,表姐终于和崔美青说话了:“美青,我是表姐,以前还去过你家,你记得我吗?”
崔美青摇头,点头。
不记得你以前来过,但你以后来家里的事我还记得。
惠美姐摸摸她的头,“今天和姐去多里好不好,你阿公阿婆很见你。”
崔美青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回多里的,她干脆利落的点头。
去多里的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半路的时候,表姐突然喊了一声:“妹子,你在这等一下,我去摘橄榄果给你吃。”
崔美青兴奋的跟上她的步伐:“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没办法,惠美只能带着她从一条下路爬到长满灌木的坡上,一棵挂满了橄榄果的树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两个人面前。
橄榄果是青色,果子有纹路,果肉有些透明。这种果子吃起来是酸的,但是吃完有回甘,这个时候喝水,水都是甜的。
不过,橄榄果是当地人叫法,它的本名叫油柑。以后,这种果子会被培育,果型变大,加工成果味小零食,甜甜脆脆的,味道很不错。还会加工成果味饮料,清凉解辣,是云南本土很有特色的饮料。
至于现在嘛,这种果子可以蘸辣子、舂碎了凉拌,或者拿盐水泡着吃,风味独特。
崔美青摘了好几个,把自己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都装满了。
惠美姐也摘了不少,她打算拿回家泡着吃。
两人心满意足,满载而归,走山路的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崔美青悄悄吃了一颗,被酸得头皮发麻,脸皱成一团。
李惠美发现妹妹这个表情,笑得前仰后俯。
崔美青还不容易把嘴里的果肉咽下去,自己都憋不住,跟着表姐笑起来。
经过一大片竹林后,她们终于到多里了。
大舅家在寨里的里面,去大舅家,要穿过一条窄小、潮湿的小路。小路下边是房子,上边也是房子,上边的房子还有人家养着狗。
看门狗发现有陌生人路过,立马狂吠起来。
崔美青被吓了一跳。
惠美姐拍拍她的肩膀,顺顺她的头发:“没事没事,铁链子拴着呢,咬不到你。”
崔美青定睛一看,还真有链条拴着它。
那它嘚瑟什么?
崔美青站在原地嘚瑟的冲狗子晃屁股,咬不着,咬不着,嘿嘿,蠢狗。
第30章 回老家(六)
路过一处老房子时, 李惠美不由分说地拉着崔美青进去。
崔美青:“姐,我们到了?”
李惠美摇头,“没到, 这是四叔家。公公婆婆就住在四叔家, 路过进去看一下他们嘛,他们很想你。”
一个坐在门口的老人听到她们说话, 抬头看她们。
老人穿着哈尼族的民族服饰,上身衣服下身裙,整体色调是藏蓝色, 布料很粗糙,像麻布。她头上戴着用五彩的布包成的头包, 头发别在头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