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宋朗山不疼爱发妻沈之宜,但有从小定亲的情谊,或许还有因面子而对她产生的尊重。
有沈之宜坐镇,哪怕她不温不火,后院好歹能在宋朗山耿直的脾气与莫名的怒火中,安然无恙。
就像这次宋韵被抢走,对方还将家里的人打伤了,宋朗山憋了一肚子的窝囊气无处发泄,在面对沈之宜时,勉强还能从那张老脸上发觉一丁点愧疚。
可要是宋辞将沈之宜接走,他首先会责备二姨娘照看不周,另外没了收敛,便可肆无忌惮对她们这些人发火,到时候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
“呃……大姑娘。”她一时有些后悔讲出前后原委,开始找各种借口留下沈之宜:“以夫人现在的身子,若来回挪动,恐怕对伤情不利。所以不如先在家里将养着,大姑娘要表孝心,等痊愈过后再来接夫人也不迟啊!你说是不是?”
宋辞见母亲这样,一腔怒火无处释放,即便知道此事与二姨娘没有太大关系,口气也温顺不起来:“我在这个家吃了一次亏!现在我娘又伤成了这样!我巴不得立刻带着我娘小韵小锦离开!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曾经我没有那个能力,逞不了强。现在渐渐好起来了,我只想让我娘享尽这个世上的福,不再受任何的苦!”
“好了。”宋辞着急前去解救小韵,摆摆手:“既然这样,那就再过个三两天,等我娘的身子稍微好一些,禁得住短时的车马,我再将她接过去。”
“现在只想请姨娘告诉我,带走小韵的到底是谁?家住在什么地方?”
二姨娘对此也无甚了解,只转达了未谈成婚事前,宋贤和宋朗山在饭桌上商量,流露出的只言片语。
不过这对宋辞来讲就已经足够了,看宋锦已经靠到沈之宜身边,拔腿就要往出迈。
“哎,哎……”二姨娘拦住她。
令宋辞没想到的是,她没有阻止或劝说她不要去,而是关切地询问道:“那个,大姑娘,小然去念书的事……你给问的怎么样了?”
关于这件事的本身,宋辞并不反感。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任何一个当娘的会不操心儿子的前途。
可她错就错在未免也有些太不懂眼色了!
凡事总要分个轻重缓急,她选择在这种时候拦住宋辞,问一些鸡毛蒜皮,很难不让人对她产生反感。
“哦,那件事啊。”她冷漠道:“我去托人问过了,人家说不行,咱们平头百姓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原本她答应帮宋然找门路,就是为了以此作为筹码,换得小韵小锦两个丫头自由。
现如今小锦已经带出来了,小韵又身陷泥潭。
她能否将小韵救出,那全凭她自己的本事,救出后直接回食肆便是,从此与这个宋家再无干系。
既然如此,一换一失去了意义,她便没有那个必要平白给宋然和二姨娘甜头。
那边与文先生的同窗谈妥了,到时候只让宋锦一个人去进学堂即可。
没有了宋然那泼皮猴子,她反倒还能省心许多。
果断地离开后,她没看到的是身后那双血红的眼。
二姨娘恶狠狠盯着宋辞远去的背影,咬紧一口银牙。
“该死的丫头!我早就知道你没那么好心!”
“凭什么天底下的好事都是你们母子三人的?原本我才是这个家里最要强的!本该我过得最得意才是!现在竟然连沈之宜那个闷葫芦都要爬到我头上去了!”
二姨娘目眦欲裂,嫉妒的整个人发了狂。
想也是了,她这么善妒的性子,与谁都要比个高低上下,冷不防从自以为的高处跌落,定然会失去所有的理智。
从前,论名头,她比不过沈之宜嫡妻的身份,她的儿女同样也比不过宋辞和宋贤。
可在她眼里,宋辞“自甘堕落”的毁掉婚事,被宋姝阴差阳错的取代。一个被逐出家门流落街头,另一个则是一方商贾的家族长媳。
与此同时,沈之宜因不孝女受到牵连,被宋朗山冷对。而她凭借献媚和女儿的地位,摇身一跃成为家中最倨傲的存在。
那是她最春风得意,满怀希望的时刻……什么正妻什么嫡出?嫁的好生的好不算本事,只有活得好,那才算本事!
慢慢的,世事悄然流转,宋辞的食肆风声水起,因此结识了许多权贵。而宋姝却被夫君和婆母压迫的暗无天日。
现今她还要将沈之宜接走,跟着宋辞去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穿金挂银绫罗锦缎,有用不完的银子,身边或许还备着丫鬟小厮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