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莉,看来重庆最值得流连的不是各种商业化的大厦,而是这平易近人的烟火气息。
一个安静的午后,她坐上了去往成都的高铁。
第116章 杜甫草堂与武侯祠
……是的, 米莉皮又痒了。
她吸取之前的教训,制定了周全的计划,终于再次惊险地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出车站, 周围闷热的空气就将她包围, 米莉看了看天空, 空中万里无云,炙热的阳光洒向大地。
……总感觉这里会很热的样子。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因“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命名。
来这里的第一天,她就钻进早餐店点了一碗甜水面。
厨房里有许多煮好的宽面条,全都放在一个盆里备用, 上面有细纱布盖着。
据说甜水面的酱料是用酱油和八角、桂皮、甘草、三奈、小茴香、花椒、生姜、红糖等一起文火煮数十个小时而成。
颜色呈棕红色, 咸中带甜味, 味道鲜美醇正, 用于凉拌菜和面食的调味, 不但味道特别,而且颜色红亮诱人。
甜水面面条虽然粗,但竟然不会让人觉得外面香里面太淡, 粗粗的面条裹着调料吃进嘴里, 混合了麻、辣、香、甜的味道在舌尖炸开。
小指粗细的一根面条吃下去,半碗面就没有了, 只剩下碗底浅浅的汤汁。
米莉自觉不满足,便又点了别的小吃。
很快老板就把她的龙抄手送过来了。
“你的龙抄手。”
米莉端详了片刻, 自觉抄手和北方的馄饨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叫法不一样, 据说广东还把馄饨称之为云吞呢。
至于龙抄手,则是店家取自“龙凤呈祥、生意兴隆”之意,吃的人多了,就慢慢地成了习惯。
米莉尤其一颗抄手咬了下去,肉馅细嫩滑爽,一口爆汁,咸香的肉汁随着面皮一起融化。
她一口一个,眨眼间半碗馄饨就没了。
好在这时肚子也饱了,米莉从桌子上跳下去,跑到前台结账,然后在周围食客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走出店门。
这里的熊猫装饰品随处可见,商场张贴着熊猫海报,大楼上悬挂着熊猫玩偶与熊猫雕塑。
街上大多数人身着夏装,米莉好奇地左右探头,莫名地感觉自己已经来到夏天了。
两个坐在路边石椅上吃冰淇淋的女生正在整理着旅游计划。
“今天刚好是晴天,去杜甫草堂吧。”
“人会不会很多啊?”
“应该会挺多的……但是天气预报就今天没有雨,虽然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太准吧,但是万一呢?”
“行,那我们就把杜甫草堂调到前边来,然后武侯祠放到明天?或者下午有空我们再去武侯祠……”
“也行。”
杜甫草堂?
米莉知道自己下午的行程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晚年曾经居住的地方,杜甫草堂。”
“大部分游客都是从南门或者北门进到杜甫草堂,我身后这个门是西门,但其实她才是正门。”
导游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米莉也跟着旅团的人们一起抬头,望向大门上的牌匾。
上面只写了“草堂”两个字。
“大家跟随我的脚步,进到院子里,这有一座没有大门的建筑,这个叫做大廨(xie),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会在杜甫草堂里看见这个呢是因为后人为了民族之前没有做过大官,所以才为他修建的专属办公室。”
米莉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围着中间杜甫的塑像转了一圈。
身材瘦削的老人跪坐在一个水滴状的石头上面,她还没来得及疑惑,导游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这正中间杜甫的塑像其实是跪坐在一叶扁舟上面,这是根据他晚年写的‘[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首诗而雕刻的。”
大廨另一侧的建筑叫做诗史堂,杜甫是诗圣,他写出来的诗就是诗史,所以才叫做诗史堂。
进入诗史堂,便能看见一左一右两座雕像,雕刻的是李白和杜甫。
旁边还放着两张桌子,根据导游所说,曾经的诗人来拜访杜甫草堂时常常诗兴大发留下自己的笔墨,这是为那些诗人准备的。
“许多来到诗史堂的游客都喜欢摸一摸杜甫雕像的胡子,因为在成都这里,胡子的胡又读‘fu’,胡、福分不清楚,所以胡子又象征着福气。”
从食堂出来,第三栋建筑叫做柴门,取自于杜甫诗中的:柴门不正浊江开。
“其实柴门最有意思的还是他的牌匾,柴门的柴字是一个会意字,大家仔细观看,就会发现“门”上边的一点是一只蝴蝶的形状,“柴”上面又画着一只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