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春(12)

二人一路穿过回廊,遥遥见得一个锦衣青年,背脊挺拔,风姿卓然,走过来问原之琼:“这位是?”

正是原之璘。

周鸣玉屈膝向他行礼:“民女是繁记的绣娘,见过世子。”

原之璘眼神上下打量周鸣玉一遍,饶有兴趣问:“你怎知我是世子?”

原之琼将周鸣玉一拉,对他没好气地道:“在端王府里穿着常服随意走动,不是世子是谁?她又不是没长脑子。”

原之璘无语道:“我是问她,你插什么话?”

府门近在眼前,原之琼没理他,将周鸣玉拉着绕过原之璘,向门口一推。

“我的话说完了,周姑娘慢走。”

周鸣玉看见原之璘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

她从前与原之璘相处不多,大约知道此子嘴上风流,在宫中伴读还敢调戏宫女,不过只是嘴上说说,不曾越界。

而如今,许是在封地散漫惯了,越发放肆。

她口中提繁记,也是想叫他收敛。毕竟繁记的东家在今上跟前得脸,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

谁知这原之璘半分不怕死。

周鸣玉忙不迭地行礼,转身离开端王府。

待人走远了,原之琼才回过头来,对着一脸不爽的原之璘,扬手就是一个巴掌。

“你——”

“我什么我?”

原之琼冷着一张脸,对自己的兄长没有半分敬意,只剩下满眼的厌恶。

“我警告你,把你从前在封地里那些浪荡习气都给我收起来。此番父王回京,是有要事在身,你若敢节外生枝,我绝不放过你。”

原之璘冷笑着摸了摸自己肿起来的脸:“你一个姑娘家,跟自己哥哥逞凶斗狠?来日到了外面,看谁还肯做你的倚仗?”

原之琼不屑道:“那就试试看,瞧瞧你世袭王位,又能走到多远。”

--

周鸣玉一路捧着那盘樱桃,坐马车回了云裳坊。

姚娘子和绣文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盘子,稀罕道:“今日是怎么了,还捧着盘樱桃回来?是端王妃赏的?”

绣文嘴馋,手里摸了一个就吃。

“别吃!”周鸣玉打了她手,转身瞧了瞧,将她挡住,“赏的也没法吃,酸死了。”

姚娘子偷笑,接过来道:“我拿去处理,你回房换衣裳罢。”

周鸣玉应声,上楼回到自己房间。

她平日里都在绣坊,绣娘们也都和睦,自己从来都不锁门。

但今日,她的手抵在门上,刚一推,就察觉到了不对。

地上有很细的暗金粉末,零零碎碎地撒在门口,藏在暗色的木制地板上,不仔细根本瞧不出半分。

那是她每日出门前留在门上的小小心机。

今日,有人趁她不在,进了她的房间。

周鸣玉推门进去,检查了背街的窗户,窗边同样有很浅的铅粉痕迹。

她蹲下身,手放在地上慢慢抚过去,大概猜到是有人从窗户进了她的房间,又去门边查看了一下,确保无人进来。

周鸣玉转过身去,走到床边,将床内木柜上的锁晃了晃,冷笑了一声。

有人翻过这柜子了。

这里头,装的是她从奴籍换为良籍的身契。

第6章

周鸣玉想也知道这是谁做的。

她幼时也有那么一把海棠团扇,绣面是她六姐出嫁前给她绣的。她心中记挂六姐,便时常拿着那把扇子。

那时杨简雕了只玉兔子扇坠给她,她十分喜欢,就挂在那把扇子上。

这样的私密物件,原不是人人都认得,再兼之过了这么多年,恐怕早就被人忘到脑后。

周鸣玉那日故意做了这么把扇子带去端王府,是想要试探原之琼。

她回到上京,若想要翻出当年谢家旧案的记录,光凭借攀上张夫人是不够用的。一个大理寺少卿的夫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让她看到记录。

周鸣玉原想借张夫人的交际向上高攀,谁料上天助她,恰叫端王回京,把端王妃送到了她的面前。

原之琼的喜好她尚算清楚,虽不知这些年变了多少,去试探一番,总不会有太大风险。

她料定端王妃不会留着这样的玩意儿,若是随意赏了下人,那便是她白费力气,只能再想办法。

但顺利的是,那扇子果真落到了原之琼的手里。

原之琼那日上门来找她,她不知是个什么意思,只得先谨慎说话。而原之琼的变化也叫她微讶,此后更是不敢多进一步。

原之琼到底有没有瞧出那扇子的特别,周鸣玉此时并没有把握。

因为她未想过杨简会看见那把扇子。

她自回到京城以后,常暗中打听杨家消息。当年杨家与谢家世代姻亲,两姓交好,却突然将谢家通敌卖国的证据面呈皇帝。谢家满门抄斩,杨家却是步步高升,年轻一代的儿郎们,如今几乎个个身居高位。

上一篇:寒酥不禁下一篇:卿卿哄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