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
保守派人士同样大感不解,表示不能接受, 哪怕神迹说这样的宗教内里的核心还是天主教, 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个杂糅出来的怪胎, 是不可被接受的改革。
哦, 他们一直不接受改革, 那没事了, 以后该反对还是反对。
至于亨利八世, 他非常赞同君主不该被宗教裹挟, 而且——
亨利八世禁不住想着他目前的改革方案,对于宗教改革他一直在摸索中。既然知道最终激进的方案会导致求恩巡礼, 是不是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做一点妥协。
当然, 隐修院是一定要没收的,妥协不能让他损失金钱,收入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虽然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最后一直为各王朝沿用,但它也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断完善成型,并且在政策最初,也遭受过不少波折。在政策刚出来时,伦敦召开过一场辩论会, 这场辩论没有得出任何有效结果,但这恰恰能说明当时英格兰的情况——天主教和新教谁也压不住谁。如果伊丽莎白还要坚定地选一方支持, 那将导致英格兰的再次分裂, 妥协是最好的方式。】
亨利八世还等着神迹继续说伊丽莎白是怎么妥协的, 他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没想到神迹并未继续,反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在宗教政策缓慢推行的过程中,伊丽莎白再次碰到挑战,英格兰的老邻居苏格兰爆发了新教起义。】
【到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欧洲,新教起义在各国已经非常普遍,国际局势和宗教问题已经息息相关,这在随后伊丽莎白经历的两场战争中表现非常明显。】
新教起义?非常普遍?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现在的碰到新教学说最流行的地区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新教改革最激烈的是英格兰地区,其他国家都尚算平和,怎么二十多年后这些新教徒就蔓延到所有地方了吗?
这些新教徒难不成是什么病菌吗?传染得这么迅速?!
对比其他人在考虑新教起义,亨利八世则在琢磨着战争,还是两场!伊丽莎白打赢了?规模大吗?哪里来的钱?
没错,亨利八世也不蠢,他早就知道国库应该没钱了。
【苏格兰的起义事件本来跟英格兰没什么关系,甚至伊丽莎白很乐意看到苏格兰乱起来,只有这样,这位老邻居才没空骚扰英格兰。但谁让当时苏格兰摄政的是玛丽·吉斯呢?】
【在将女儿送到法国后,玛丽·吉斯当选为苏格兰的摄政王,她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她的家族跟她一样。而吉斯家族当时在法国如日中天,玛丽·吉斯的兄弟们个个成材,因为收复加莱,吉斯公爵威望陡升,在法国极有权势。】
【要是有一个强势的国王,大概可以压下吉斯家族的势力,但非常微妙的一点是,原本的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在庆祝女儿和西班牙国王腓力的结婚庆典上参加了比武大会上,却不幸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刺穿头部,不久伤重不治死亡。】(注1)
“啊!”
法国特使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众人看向他,发现他翻着白眼,一副要晕倒的模样。
嗯,可以理解法国特使的心情。
“阁下,你是头晕吗?需要让医生为你检查身体吗?”亨利八世礼貌地发出询问,实际上在心里暗自翻了个白眼,对法国特斯这副大惊小怪的模样非常讨厌。ћʟȿý
之前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消息,连信都写给弗朗索瓦了,现在还有必要表现得这么惊慌吗?
他听到英格兰连换三任国王的时候说什么了吗?不一样很镇定。法国人就是心理脆弱。
法国特使捂着心脏,扯出一抹笑容,道:“感谢陛下的好意,我只是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大概是在这里待久了。”
“哦?是吗?”
什么意思?嫌这里的气味难闻?
亨利八世不阴不阳地道:“那阁下是否要出去散散步?也许花园里新鲜的空气能让阁下心情舒畅一些。”
法国特使放下手:“陛下,多谢您的建议,不过我现在觉得好多了。”
他又不是脑子有问题,大晚上外面黑漆漆地去花园吹冷风,说不定这会儿外面还下着雪呢!
“那就好。”亨利八世皮笑肉不笑地道:“阁下还是要多注意一些,要是再不舒服,医生就在这里,随时可以为你检查身体。”
奥尔伯特特地向法国特使行了一礼,昭示他的存在感。
法国特使脸皮抽搐:“当然,一定会的。”
刺了法国特使几句后,亨利八世心满意足地转回视线。
法国特使告诫自己忍耐!
【亨利二世死后,他的儿子,年仅15岁的弗朗索瓦二世即位为法国国王。这对于英格兰来说本来也该是一件好事,因为年轻的国王意味着他手上权力不大,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但他的王后就是苏格兰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