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认同陈瑾道出的两个封号,顺帝不再迟疑, 一声令下, 自有人马上前来, 摊开文书,且等着顺帝发话。
“二皇子聪慧,心系百姓, 封为定王。三皇子稚子之心,为民分忧, 封为翊王。”顺帝一番话省略无数,至于拟诏之人如何修饰顺帝这简单的称赞, 考的是他们的文才。
“另, 彻查强占民田之事, 依然由定王,翊王主持......”顺帝下定了决心,还得继续把差事交给他们。
陈待和陈德都面露喜色,陈待再作一揖道:“司徒太仆既然愿意为朝廷分忧,请父皇让司徒太仆继续为儿们打打下手。”
啧啧啧,不得不说陈待脑子活络,转得也快。
不管司徒晋是不是想借机收买人心, 他竟然愿为马前卒,为朝廷分忧, 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陈待和陈德就得总理大事,让一个司徒晋在跟前帮忙搭把事, 有些事也能事半功倍不是吗?
如意算盘打得精的人,可不得好好规划一番?
这一回顺帝更满意了。
不错,不错。懂得司徒晋的心思,并不避讳司徒晋的心思,既防人也得用人,陈待这番气度和胆识,甚好!
陈德从听到顺帝同意陈瑾说出的封号开始,便明白一切已然成定局。
虽然心下有些失落,但也很快调整过来。
不错,他们兄弟是要争皇位不假,更是为这大齐天下。
皇位,自该有能而居之。
兄弟二人一道查的案子,他如何,陈待如何,他总不能昧着良心道自己远胜于陈待。
既是不如,顺帝选择陈待有何不可?
他们兄弟虽为皇位而争,却不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争,不过是不愿意庸碌一生,也想为这天下家国尽一份心。
败了,只要还是能够为天下家国尽心,他们败亦无妨。
顺帝这时候真是不得不好好地反省反省,想他费尽心思培养的儿子成了一个自私自利之人,一心只有个人之欲,完全没有天下,更无百姓。
损天下而利于自身的事,他做得毫无愧疚之心,直到现在亦无悔过之意。
倒是他一直放养的两个儿子,心存家国天下。
当皇帝的人,断不可能承认自己教导无方,更无人敢当着顺帝的面指出这一点,自不提。
“你确定?”虽然喜于陈待看得分明,也不想完全断了司徒晋的后路,想给人一个机会,也是为了将来他们做一些事可以少些阻力。
顺帝不得不问多一嘴,是要确定陈待确定他可以驾驶司徒晋?
“为君为臣,若能有机会利益一致,想是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再者,还有妹妹帮衬。”陈待不会把话说得太满,当然也不会忘记在司徒晋身边有一个陈瑾。
陈瑾会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盯着司徒晋,司徒晋要是敢有什么其他的举动,陈瑾会出手的。
被点名的陈瑾听出陈待对她的信任,想了想道:“近日司徒公子频频出手,是为将司徒家犯下的罪行一应抹去,我顺藤摸瓜,手里拿了他不少把柄,若是父皇需要......”
“暂时不必。”顺帝派人到陈瑾的身边,是让陈瑾尽可能地用人,不管陈瑾派人去做了什么,顺帝这里总是多少听到了一些消息。
绝口不提这些事,都是因为顺帝认为,现在的他们不需要再节外生枝。
“是。”陈瑾应下,连问都不问原由。
如同她早就捉住司徒晋抹去的那些罪行不动一样,顺帝定是同她想到了一处。
顺帝转头冲陈待道:“去吧。能不能让人为你所用,成为你的助力,须得你出手。”
陈待和陈德的封号,一个是定,一个是翊。定者,江山定也。翊者,辅佐之意。
从这两个封号得到顺帝认可开始,陈待和陈德之间胜负即分。
有人会觉得,顺帝做下决定太快。
可是,时间过得是慢,近日朝廷发生的事不少事,陈待和陈德遭受的刀光剑影更是从来不曾间断。
他们能够活到现在,更能办好顺帝交代他们要办的事,又能在大事前稳重应对,心系天下,懂得取舍。这对顺帝来说完全足够让他做下决定。
顺帝的时间并不多了,为帝王如他当了几十年,垂垂老矣,若不早做决定,只会给人可乘之机,最终令大齐饱受摧残。
现在陈待和陈德一道查案子,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利益虽不完全一致,至少在保命这一点上,他们的目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