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待和陈德对视一眼,案子他们查了,也讨论过捉了那么多人,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才是。
思来想去,若是把人全都杀了,事情怕是没完了。
须知这牵涉的世族实在不少,若是把人全都杀了,引起众怒的后果,他们大齐赌不起。
可是,若因众怒难犯而放过他们,那朝廷辛苦查了半天的案子是为何?
左右为难,他们也在考虑,到底什么办法才好。
顺帝问了半天,一个两个都不敢吱声。
他其实也为难,而且因为朝中重臣的人家涉事者不少,一时间顺帝并没有要跟人问意见的意思。
可是,两个儿子案子查得不错,那就得考虑一下,接下来他们如何行事才能对朝廷好?
“怎么?”顺帝挑起眉头问,陈德老实地道:“父皇,他们是在乱我大齐江山,绝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这是陈德的态度,顺帝并没有接话,态度是态度,事情并不能完全由态度解决不是吗?
陈待道:“然世族牵连甚广,此时若是尽杀之,只怕对大齐不利。儿的意思是,不如和世族们谈条件。”
这话说来,顺帝倒是来了兴致,正好这个时候陈瑾到了,顺帝招手道:“你二哥正说如何处置此事,你过来一道听听。”
陈瑾尚未来得及见礼,顺帝甚是期待陈待的主意,行,陈瑾乖乖地呆在一旁,一道听听。
陈待看了陈瑾一眼,陈瑾朝他们一道福福身,见了礼。
“继续。”顺帝催促陈待说下去。
好嘛,陈待理了理,“以所占良田两倍之数赎人,且所有强占民田者,德行有亏,为官者革职,未曾出仕者,朝廷永不录用。
“且正告天下,朝廷将开始彻查强占民田者。主动上交近十年所占之田者,可不予追究。若执迷不悟,死不悔改者,朝廷查查后,诛。”
主意显然是陈待经过考虑的。只要京城不乱,且又给了他们世族机会,让他们把事情收拾干净,若是他们懂得见好就收,那就挺好的,朝廷直接可以收回田地。
顺帝听着陷入沉思,陈瑾道:“二哥的想法虽然仁慈了些,既夺回百姓的田,也让朝廷和世族的冲突降低到最少。我倒是还有一个补充的办法。”
看,陈瑾来可不是白来的,她要不是心里有想法,这就要给顺帝出主意,又怎么来此。
“说来听听。”顺帝在考虑陈待的主意可行或是不行,结果陈瑾觉得不错,甚至还有所补充。
陈瑾道:“以度天下之田地,以人口均分之。”
大齐建朝那么多年了,田地早就已经落入世族之手,世族们必是不可能把到气的好处让人的。
可是,比起家里人的性命,孰轻孰重,难道他们不知?
陈待是要跟他们谈条件,比起让世族们愿意同意让出一点点的利,倒不如由他们陈家人亲自掌握这份利。
第124章 主意
顺帝眼睛亮了, “放过他们可以,须得让世族同意重分田地?”
陈瑾的主意,顺帝得出总结, 立刻追问确定。
“然也。天下安定多年,是该重新统计天下田地和人口了。以人口而分之, 他们往后再想做些手脚, 暂时不能。”太平安乐, 只能保证几十年而已,现在如何想得到百年甚至数百年后的事?
陈瑾其实很清楚地知道,就他们大齐现在的情况, 如果最根本的问题无法解决,想让天下真正的安生太平, 那是痴人说梦。
世族垄断人才,这才是他们有恃无恐的根本。
朝廷须得忍气吞声, 明知世族意图不明, 也不得不忍下世族的得寸进尺, 也正是因为如此。
“事情我们想做,却也不能出自我们之口。想必闹出这么大的事,世族们断然坐不住。
“世族担心我们大齐会赶尽杀绝,将世族一网打尽。且,不管是朱家或是司徒家,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家里人落入朝廷手中而无动于衷,故, 他们一定认为这是联合世族对付朝廷,让朝廷不得不听从他们安排的大好机会。”
陈瑾分析一群人的心思, 对于早就想凌驾于朝廷之上的人,这些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陈待和陈德不敢说出依法处置犯法之人的原由,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知道世族不会束手就擒,任由朝廷将他们的家人处置。
那么必然有一场争斗,谁胜谁负,至少就算是顺帝也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
如此情形下,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既要保全朝廷颜面,又能杀鸡儆猴。
顺帝听着陈瑾的分析,心情那叫一个好啊!“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