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如果她是真公主,那流着宋徽宗的血才是她的污点。
“官家,长公主府到了。”
姜离睁开眼:希望这是一场不会令人失望的会面。
**
福国长公主府。
柔福帝姬忍不住一掌拍在案上。
因身侧有服侍的宫人,她只能在腹内骂道:“自己不要脸,还要带着全家都不要脸吗!”
不过,此时她还不知道皇帝要来找她,因此她骂的是另一件事——
皇帝要给金使跪拜磕头,自然是耻辱的。于是有‘体贴’的大臣灵机一动,替皇帝想出来个好法子。
到时候把大宋几位先帝的画像都挂在金使背后,这样就当作皇帝在给列祖列宗磕头!
主打一个精神胜利法。
柔福帝姬听闻此事,简直是气的发晕:自己丢脸还要带上列祖列宗吗?
她的掌风带动了案上的邸报。
邸报上会记录朝上大事、京中公文告示,便于遍传天下。
眼前这份邸报上就写着前几日朝上的事儿——
皇帝在朝上面对群臣愤然劝阻,凄怆忧伤地说出自己坚持跪拜求和的‘缘故’:“太后年事已高,朕是孝子如何不想念?”
“故朕不惮屈己,冀和议之成者!”[1]
朕是受害者啊,朕是为了做孝子受了大委屈啊!
在群臣被此等不要脸发言震惊无言时,宰相秦桧立刻跟上了:“陛下不惜委屈自己以全孝道,是天下表率!”
*
柔福帝姬今年二十七岁。
过去的苦痛经历让她面容有些沧桑。
此时女子眼角细纹都显出凌厉的恨意来。
当今的做法,让她想起了金国的那两位俘帝。说到底,他们有什么分别。一样的没有骨头,一样的蠢毒。
这就是宋的皇帝!
天子!
万民君父!!
这都是什么畜牲!
*
有侍女急奔进来:“公主!”
“慌慌张张做什么?”
侍女忙回明皇帝忽然驾临,马车已经到了门外。
柔福帝姬:……什么晦气日子,说畜牲,畜牲到。
旋即脸色骤变:她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
不会是皇帝觉得自己跪金人做独一份的大孝子太丢脸,特意来拉扯自己一起去做‘大孝女’跪金迎亲吧!
金国……
若要再见金人,再跪下去。
更甚者,如果金国使臣心血来潮,要带走她这个‘逃脱’帝姬,她这位皇帝兄长,会怎么选择。
不,这对他来说,根本用不着选择。
这一瞬间,无数异国为俘的血腥、黑暗、污秽记忆翻涌而出。
柔福帝姬坐在案后,像是一尊失去了生命力的木偶。
第75章 不是我,是你
福国长公主府。
皇帝忽然驾临,宫人们匆匆忙忙去备茶点。
精致御点现做是来不及了,还好帝姬素日也要待客,府中常备些细巧蜜饯。
公主府的女官便按照皇帝素日喜好,凑了八碟雕花蜜饯上去。
所谓雕花蜜饯……其实还是蜜饯,就是食不厌精把诸如梅子、甜姜、蜜笋等物雕成在玉盘中盛开的花朵样式。*
这是绍兴八年春光明媚的正午。
柔福帝姬看着从光中走进来的身影,起身相迎。
*
姜离从黄彦节手里取过剑,令他在院门处守着,一应人等不得入。
同时叫出还在系统空间内代替她跟坑货系统交涉,为bug讨要赔偿的6688。
让他先载入窗外树上一只喜鹊,也一并看着,以保无人窃听这场谈话。
柔福帝姬请安问好过后,只是垂首坐在一旁,姿态很雅致柔美,若不看她低垂眼眸里难掩的翻涌情绪,会觉得她人如其封号,秉承女子以柔顺为福。
直到皇帝屏退宫人,一副有要紧事要说的模样,她才抬起头来,端量了下皇帝神色。
两人目光第一次相触。
与从前姜离见过许多女子明亮如星辰的眼睛不同,柔福帝姬的眼睛像是井,还未望进去就令人觉幽冷而藏深。
*
姜离也没什么时间和心情寒暄,落座后开门见山:“妹妹自金国还朝也有几年了,但许多旧事我还未曾细问。”
姜离没有完颜构的回忆。
但她都不用特意去打听,就知道以完颜构为人,必没有与柔福帝姬恳谈过‘靖康之耻’‘亲人痛辱’。
面上哭一哭给点钱敷衍过去就行了:万一关怀多了,这不知咋逃回来的妹妹没眼色,若以公主(还是特殊的唯一逃还公主)身份上书,痛陈皇族在金国的遭遇,恳求光复山河迎亲眷回家可怎么整?岂不是把他架到道德高地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