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沈知韫作画的时候,都是贺令昭自告奋勇要替她研磨,今日他们倒是颠倒过来。
第二日,沈知韫的家书刚送走,赵世恒便来找他了。说是他私下找过他爹了,他爹说贺承安确实在奏疏上提了,最近这段时间,羌无人攻打之势比从前更猛了,不过他们尚能应对。
赵世恒见贺令昭面色不安,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就放心吧,贺伯父他们打羌无人早就打出经验来了,羌无人从来没在他们这里讨到好,这次定然也不例外。”
赵世恒说的笃定,贺令昭便也跟着点点头。
从前羌无人也时常来进犯,但每次都被贺承安与贺令宜打的落花流水的,贺令昭以为这次也不例外。
所以他怎么都没想到,这次他没有一如既往等到捷报,而是等来了他爹战死沙场的消息。
第64章 正文完结下
贺承安战死的消息传至上京时是腊月初八。
昭宁大长公主心善, 逢年过节都会施粥,就连腊八也不例外。沈知韫与程枝意妯娌二人闲来无事,便也来粥棚里帮忙。
冬日的天气干燥而冷冽,一排排冰锥倒挂在房檐下泛着冷意。
粥棚里木勺搅动间, 腾起夹浓浓的腊八粥热气。排队的人纷纷引颈张望, 飘过来的腊八粥香气, 是他们在寒冬里最好的慰藉。
“婆婆,路上滑,您慢些。”沈知韫舀了满满一勺热粥。盛给面前头发花白的老妪, 又柔声叮嘱。
老妪捧着热腾腾的粥,不住道谢后, 便去一旁喝粥了。
沈知韫又麻利的为下一个人打粥。排队打粥的队伍不断往前,而沈知韫与程枝意二人却一直站在粥棚里,明明是腊月寒冬,但她们二人额上却都覆了一层细密的薄汗。
侍女婆子们见状, 劝了好一会儿,她们二人才下来,换两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接替她们。
“弟妹从前做过这种活么?”程枝意一面用帕子擦汗,一面笑着同沈知韫闲聊。
沈知韫轻轻颔首,正要说话时, 就听到前面猛地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今日昭宁大长公主的施粥棚在这里, 除了前来领粥的穷苦人家之外,其他人都是绕过这里的。
程枝意也转过身看过去。
骑马的是个仆从,程枝意看见对方的衣衫时, 不禁诧然道:“咱们府里的人?”
沈知韫闻言, 再一细看,确实是。
府里人这般急着赶过来, 显然是有急事。她们妯娌二人立刻朝前走了几步,那仆从下马跑过来,已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哭道:“大夫人,二夫人,府里出事了,您二位快回去吧。”
上次下人们这般神态,还是贺令昭被冤枉入狱的时候,沈知韫只当是贺令昭又闯了什么祸。她们二人一面往侯府赶,一面问来报信的人出了何事。
“北境传来八百里急报,说咱们侯爷……咱们侯爷没了。”
这话一出,沈知韫与程枝意齐齐变了脸色。贺承安与羌无人打了多年的交道,败仗都鲜少打,怎么突然人说没就没了呢!
而程枝意神色空白了一瞬之后,又抖着声问:“那郎君呢?郎君……”
“大公子的消息小人暂不知晓。”
沈知韫与程枝意相扶着回到定北侯府时,府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昭宁大长公主与王淑慧惊闻噩耗之后,已经相继晕过去了,而贺令昭穿着一身孝服站在廊下,脸色苍白眼眶泛红。
看见她们妯娌二人回来,贺令昭狠狠抹了一把脸,沙哑道:“大嫂,阿韫,府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去接我爹。”
贺承安战死的消息与他的灵柩是一道与北境出发的,只是他战死的消息走的是八百里加急,而他的灵柩此刻才行至涠洲。
明宣帝得知此事后哀悸不已,指了刚赈灾归来的三皇子魏珩与贺令昭一道去接贺承安的灵柩。
贺令昭说完,便踉跄着朝外走,沈知韫本想说什么,但觉得此刻说什么都没用,她只扭头吩咐安平和康乐:“你们跟着去,路上照顾好二公子。”
安平和康乐含泪点头去了。
眼下昭宁大长公主与王淑慧皆倒了不说,府里各处也该预备起来。沈知韫便揽了照料昭宁大长公主与王淑慧等事宜,布置灵堂以及各处预备的事,便由程枝意在前厅操持。
今儿已是腊月初八,离过年也就剩半个多月了,原本侯府上下已经开始布置起来了,但这个噩耗传来之后,府里各处鲜艳的颜色悉数被换了起来,府门口的灯笼也换成了白底黑字的奠,定北侯府所有主仆,皆卸了钗环着素衫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