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沈知韫将他带出去之后,同他说了那一番话之后,贺令昭便知道他的症结所在,也想明白他该怎么调整了。
第二日,沈知韫醒来时贺令昭已经不在了,她本以为贺令昭是去太学上学了,结果她收拾妥当刚出门,贺令昭就从隔壁的画室出来了。
“你怎么还在府里?”沈知韫十分惊诧。
贺令昭走过来,一改平日的吊儿郎当,神色难得认真起来:“我有事要同你们说,走,去娘院子,人应该已经到齐了。”
第四十三章
沈知蕴与贺令昭过去的时候, 所有人都到齐全了。看见他们二人时,坐在主座上的昭宁大长公主神色难掩激动:“大清早你就把我们大家都叫过来,可是有什么喜事向我们说?”
说话间,昭宁大长公主的目光, 若有若无滑过沈知蕴的小腹。
沈知蕴:“……”
贺令昭见状, 立刻闪身一步挡在沈知蕴面前:“祖母, 您别看阿蕴,是我的事,跟她无关。”
昭宁大长公主闻言, 眼底滑过一抹失落。贺令昭与沈知蕴成婚也好几个月了,今日贺令昭突然将她们所有人都叫过来说是有事要说, 她还以为她要做曾祖母了呢!
王淑慧看出了沈知蕴的尴尬,她适时出声:“那你一大早就让我们都过来,到底所为何事?”
“我想从太学退学。”
贺令昭这话一出,房中的人顿时齐齐愣了愣。沈知韫更是惊诧看了贺令昭一眼。难不成他是昨日在沈家被刺激到了?
“好端端的, 你怎么突然想从太学退学了?”王淑慧率先发问。
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不是块读书料的。可婆母不肯让贺令昭走父兄的老路子,那么他们只能将贺令昭送去太学读书了。可今日,贺令昭竟然突然说,他想从太学退学。
“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在太学读书不过是混日子罢了。但是祖母, 母亲,我今年已经十九了,我总不可能一辈子都这样浑浑噩噩在太学混日子。”
贺令昭从小是被昭宁大长公主当眼珠子一样养大的, 除了从军之外, 昭宁大长公主几乎是事事顺他心意。
但贺令昭长这么大,唯一也是最想做的事, 便是像父兄那样,做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可昭宁大长公主不允许。
他的祖父小叔姑姑先后亡故,看着昭宁大长公主满头珠翠也压不住的华发,和她眸子里深深的痛楚,被她宠了多年的贺令昭说不出忤逆的话来。
所以他只能被迫困在这上京的一方天地之间。他心灰意冷又确实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索性便成日跟着一帮朋友们斗鸡走狗无所事事。
从前贺令昭觉得,他这辈子或许就这样了。
但昨日在沈家,看着沈家众人高谈阔论的时候,他第一次尝到了自卑的滋味。直到后来,听了沈知韫那一番话之后,他才逐渐释然。
但释然过后,贺令昭第一次开始正视自己。
他今年已经十九了,在读书上又着实没有天分,就算一味的死记硬背,他要到二十六岁时,才能像十岁的沈青拓一样。但那是他想要的人生么?
不!他想要的是提枪上阵,像父兄一样保家卫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日像上坟一样去太学上学,而且即便拼尽全力苦读,也听不懂博士们讲的是什么。
所以昨夜贺令昭躺在榻上,睁着眼睛想了半宿之后,他终于决定,放过自己也放过被他糟蹋的书本。
那一瞬间,贺令昭豁然开朗的同时,也想明白了一件事。
他就算不从文了,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无所事事。就算他不能像父兄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他也不能在此道上松懈。他祖母现在不肯让他去北境,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松口。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祖母一直不肯松口,那天下起兵戈的地方不止只有北境,而且再不济,靠他自己的本事,他也能做个散职武官。
“所以我想同你们说一声,我打算从太学退学,在府里准备一段时间,等到九月的时候去参加武学的入学选拔。此事我也会写信告知我爹和我哥。”贺令昭面容坚毅,显然是早就想好了此事。
王淑慧在子嗣教养上十分开明,而且昭宁大长公主此时还在主座上坐着,她便没抢先开口。
“二郎,你……”
“祖母,我知道您要说什么。”贺令昭截了昭宁大长公主的话,“我这辈子或许都赶不上我父兄的万分之一,但我也不想做一辈子的纨绔,一辈子都靠我父兄庇佑。而且我更不想,旁人说我父兄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而我有辱贺家门楣。祖母,我不想一辈子都做我父兄身上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