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皇后正是伤心的时候,要是知道弟弟死后被这么对待,沦为罪人,还不得再气昏过去,所以他暂时决不能给承恩公定罪的。
钱如晦神色严厉地盯着他:“陛下可知道民间有人浑水摸鱼,散发传单污蔑陛下的名声,说你是个纵容承恩公的昏君,你打算什么时候上朝?”
天顺帝脸色变了一变,没人喜欢自己被说成是昏君,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捣乱,如果韩重元在就好了,有锦衣卫盯着,谁敢冒头?
他把对韩重元不喜的心去了一分,心想还是得让人快点回京,锦衣卫还是得由他掌着好。
天顺帝正色道:“明天朕会上朝,处理恢复林将军名誉一事,至于其他的稍后再论。”
他还是想将处置承恩公的事往后拖一拖。
钱如晦不满意,但是也不能硬逼着皇帝答应。
他神情严肃地道:“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刚刚接到的消息,彬州因暴雨决堤,洪水泛滥成灾,波及附近几个州县,水患遍地,人畜死伤枕籍,哀鸿遍野。老臣建议立即调派物资人马前往救灾抗洪,不知陛下属意何人前往主持?”
天顺帝这下真的急了,彬州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州,一旦救灾不利,就会酿成瘟疫动乱,到时流民最大可能就是冲着京城而来,势必会造成恐慌,一个不好会弄得朝廷动荡不安。
他皱眉思考,斟酌派哪一位信得过的人前去救灾。
这时,一旁安静的安王出声道:“臣弟愿为陛下效力,前往赈灾。”
他诚恳地道:“臣弟一直安居京城,受陛下庇佑,却无寸功于陛下,请让臣弟尽一尽心意。”
天顺帝心动,只是迟疑道:“可你的身体,......”
安王道:“陛下放心,臣弟身体已经大好了。”
安王前往主持大局,身份足够,又不用担心会贪污赈灾物资,天顺帝当下颔首:“既然如此,就安王弟吧。”
钱如晦见状也没有意见,起身告退,匆匆去安排接下来的事。
安王也告辞出宫,他也要提前准备出发事宜。
天顺帝欣慰道:“此番辛苦王弟了,等你回来,朕必重重赏你。”
安王停下脚步,唇边挂上微笑:“臣弟先谢过陛下。不过,臣弟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问?”
天顺帝疑惑地看向他:“安王弟想问什么?”
安王低声道:“臣弟此番前去彬州,若是撞上那位亲侄女,不知陛下可有话要交待臣弟?”
彬州处于通往京城的要道上,如果安王停留的时间够久,很可能会在彬州遇上萧沫。
天顺帝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压下声音道:“如果碰上,那么转告朕的话,如果她还有良心,就当在京城外三跪九叩请罪,求得皇后原谅。若不然,她此生不要妄想踏入京城一步,朕与皇后,宁愿终身不见她一面。还有,答应和亲,她杀了人家的父亲,这是她欠婉儿的。”
天顺帝想,如果皇后不能原谅萧沫,为了避免见了生气动怒喊打喊杀的,最好就是隔开一个城里一个城外,不要相见。
而且,如果萧沫迟早是要和亲的,见了倒不如不见,免得有了感情伤心。
这样安排,但愿皇后会想开一点,念在对方能代替婉儿和亲的份上,不要执着杀了亲生女儿。
远在宁德县的萧沫打了一个喷嚏,疑惑地摸了了摸脑袋,没有感冒啊,怎么好端端的打喷嚏,莫不是谁在背后念叨自己?
第117章
雨滴如断了线的珍珠,侵湿了整座宫墙。
太监撑着伞,殷勤地把安王送出宫。
“安王叔!”娇柔中带着一丝怯意的声音响起。
安王诧异地转过头,就见到宫门旁萧婉身边只陪着一位宫女站着,头顶的雨伞挡不住所有雨丝,半边身子被打湿了。
安王皱紧了眉头,脚下一转快速地朝她走去,接过身后太监手上的伞,撑在了萧婉头上。
他轻声责备道:“胡闹,怎么在下雨天跑出来了,也不怕得了风寒!”
萧婉咬着唇,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忐忑:“婉儿听说王叔要亲往赈灾,明日怕是不能出宫相送,所以准备了些药丸给王叔带着路上用,还望王叔不要嫌弃。”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递上了一个包裹。
安王低头看去,就见这位侄女向来明媚灿亮的瞳孔中染上了忧伤,浑身带着一股轻愁。
他眼神闪了一下,伸手接过包裹,口中道:“婉儿这是怎么了,不过一段日子不见,倒待本王生疏客气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