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沫可不知道自己被人暗戳戳地记恨上了,知道了也不在乎。
她已经得罪的,未来得罪的人更多,哪里一个个记过去啊?
萧沫不慌不忙的将齐州府之内的事情处理善后完毕,然后又敲打了谷知府和一些土豪劣绅,提醒他们不要趁自己不在就横行霸道为祸百姓,小心被自己知道了返回来砍了他们的脑袋。
恐吓完,锦衣卫又留了人照看,确保有什么事自己不会被瞒在鼓里,萧沫才终于决定动身了。
此时,离规定的一月之期已经过去七天了。
离开的这日,天气意外的有些阴沉,让人凭空增添几分离愁。
当队伍拱卫着马车来到城门口,附近已经到处聚齐了闻讯赶来的百姓。
“公主,公主!”站在最前面的是几名女子,她们含泪朝着马车挥手,“公主保重啊!”
“好人有好报,公主您是好人,上苍一定会保佑你的!”那是被珉王夺去田地,流落街头的百姓。
很多人发自内心的感谢着萧沫,没有她除去珉王,他们有冤难诉,有仇难报,只能憋屈地看着仇人逍遥。
是公主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也改变了许许多多受苦受难人的命运。
甚至还有人拿着礼物想塞给萧沫,只是被锦衣卫阻挡住了。
外面的喊声让萧沫忍不住从车厢里出来,她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朝他们挥手告别。
“回去吧,大家都好好的,以后,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她大声道。
百姓们是如此的可爱简单,别人些许的好,就让他们感念怀恩。
栗子瑜含笑看着这一幕,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隐晦的神色,倒不知这位乡下来的公主殿下如此得民心。
告别了这座曾让珉王殒命的城楼,队伍渐渐消失在远方。
杨柳镇。
万籁俱寂,夜空中零星几颗星星闪烁,一弯明月淡淡地照耀世间。
街面上一处宅子里,安静华丽的房间里忽然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即没了声息,一道纤细的人影半身染血跌跌撞撞地闯了出去。
半敞开的房间里,地上横躺着一个衣裳半解的男人,他双眼流血,像是被什么利器刺中,鲜血糊了厚厚的一层。下身裤子被鲜血染透,似乎经历了某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已经停止了呼吸。
在他不远处蜡烛被打翻在地,点燃了垂下来的织物,熊熊燃烧着。
很快,火势就到处蔓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宅子中的人终于被惊动,他们从四面八方跑出来。
“不好了,二少爷的房间着火了,来人啊,快救火!”下人们慌乱地到处找水救火。
而就在一片忙乱时,有人趁机溜到了后门,打开门跑了出去,飞快地没入黑暗中消失不见。
月光掠过乌云照射下来,隐隐照见那人身上的血迹,血红而不详。
第75章
从齐州府出发,通往京城的下一座城池,就是杨柳镇。
本来只要两天的路程,但是萧沫又不急着赶路,一切以自己的舒服为主,停停歇歇的恁是花了五天的时间。
照这个速度,等回到京城,怕是要过年了。
得,栗子瑜彻底不急了。与其花功夫劝说公主,在剩下的时间里披星戴月辛苦赶路,还不如自己找门路向皇帝诉诉苦,让他明白公主目中无人的德性。
公主越是嚣张拖延,天顺帝越是会将火都发到公主身上去。
自己好歹是三品官,大不了给皇帝留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依皇帝的脾性总不会撤了自己的官职。
而且说实话,他也不乐意算着时间赶路,弄得满面尘土,一身狼狈的。
栗子瑜恢复了风度翩翩的仪态,等萧沫在城外驿馆下马车时,还上前介绍了一句:“前面就是杨柳镇,人杰地灵,风景如画,公主有兴趣不妨入城游玩一番。”
不管栗子瑜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儒雅温和,风度绝佳。
萧沫也不是见谁都是敌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此客客气气的就行。
她笑了笑:“能让栗大人称赞,想必杨柳镇真的不错。行啊,等休息一晚,明天去逛逛。”
韩重元则是无所谓,随萧沫的心情,她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栗子瑜含笑让到一边,让萧沫先行,然而自己才迈步而入。
在他们身后的秦嬷嬷则是看了看杨柳镇的方向,对着萧沫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进了驿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蓝天白云,景色份外透亮,看得人的心情都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