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她偶尔偷偷用余光掠过他的校服胸口时,看到的都是他戴着自己的。
矍铄的金属铭牌,他的名字依然如血一样的红。
心底也会出现一丝小小的恶念,会因为他没戴着刻着其他女孩儿的铭牌而感到暗自庆幸。
集中精力进入了高三复习,渐渐的,这些有的没的都被抛到了脑后,后座也与从前无差,大部分时候都是空着的。
听旁人说起他在学校的篮球场、游泳馆、自习室、食堂,或是哪里出现,或是听闻有人看到他与某个不是邱安安的女孩儿共同出入了哪里,甚至接了吻或怎样。
陈之夏也都只会稍稍那么在意一小下,在脑海里想象过后,很快便会收回注意力转到学习上。
但若是他某节课突然出现,还是会引起不小的喧哗,她想不在意都不可能,尤其是清晰地察觉到后座传来动静。
只是她再也没主动回过头。
陈之夏的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过去总让她犯难、不怎么能跟上的体操课,通过用心地和老师学动作,注意热身与拉伸,慢慢也能信手拈来了。
如冯雪妍所说,大家也都不是专业的体操运动员,能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
这天,是体操课的结课考试。
其实这课从高二下学期就开了,拖拖拉拉到高三都要一个月了才结束。
陈之夏和冯雪妍的学号排在前面,她俩早早就考完了,没拿到多么高的分数,但已经让她这个“后进生”很满意了。
隔壁篮球馆所谓的考试已经演变成了比赛,恰恰等会儿是大课间,黑压压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那一声声的高亢呼喊实在很难让人忽略。
班长还是原来13班的班长,名叫邵坤,这会儿见班里的大部分女孩儿都结束了考试,忙奔到体操教室来喊她们:
“——来啊!咱们跟14班、19班打比赛呢!快来加油!不然打不过啦!”
其实,陈之夏是看出冯雪妍忸忸怩怩想去看张京宇的。
之前冯雪妍还无意跟她说过一句:“张京宇虽然学习烂、嘴贱、有时候还有点儿被害妄想症、心眼小,但打篮球的时候还挺帅的。”这种话。
陈之夏的心底某处,也揣着一点儿小小的念头。
正好她们也无聊,不如去看看好了,何况的确是几个班在打比赛,这时候还是有班级荣誉感的,其他同学都去了。
进去才发现,整个球馆用人山人海形容也不为过。
四面看台都坐满了,计分器一页页翻得热火朝天,球场上十几号着不同颜色球衣的男生挥汗如雨,轮番儿地上场。
女孩子们的尖叫阵阵,差点儿就要掀翻房顶。
是的。
一如往常,大多都在喊江嘲的名字,无论来自哪个班。
也几乎一进去,陈之夏一打眼就注意到了那道穿“9”号黑色球衣的高挑人影儿。他也一如往常不怎么上课,来学校找女孩儿也是为了找消遣。
但基本次次体育课,或是这样能打篮球的机会,他都在。
她不知不觉已经摸清了他的习惯。
陈之夏和冯雪妍被班里几个同学搡到看台最前头,他们抓着她的手,塞给她一个会“哗啦哗啦”作响的瓶子还是什么,就带着她开始高声喊:
“13班加油!”
“13班!!!加油——”
“江嘲加油!!”
“——江嘲!加油!!!”
…
球场上可不是按班展开对抗的,他们13班的学习都挺好,却出不了几个像江嘲这种在球场上非常厉害的,于是就以江嘲为首的几个,与张京宇他们19班拼了一方。
另一方基本上都是隔壁14班的。
江嘲与张京宇那群人经常一起打,早就出了默契,无论对方怎么咬死他们不放,还是能找准时机突出重围,投入一个个漂亮的三分,或是跃空将球扣入篮筐。
那个荧光灰色的“9”在球场灯光的辉映下,伴随着一声声的尖叫与喝彩,简直无比耀眼夺目。
以14班为首的另一边跟他们也不相上下,偶尔也能抓住他们的破绽,夺下一分又一分。
比分的变幻如过山车精彩跌宕。
在周围震耳欲聋的喧哗之下,陈之夏和冯雪妍也跟着助威加油,但每每喊到了江嘲的名字,她的声音便会弱下来,或是干脆不出声。
只是用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在球场狂奔的少年,半天都不知是谁把一瓶水塞到了她手里。
“陈之夏!等会儿你把水给江嘲他们啊——”
说的是江嘲“他们”,也没说一定要给江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