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从一开始,便知道阿兄会以身设局?顾清之忽然告老还乡,是不是因为有你的劝说?”
她蹲下身来,目光炯炯地望着他。忽然间,绽出一个温柔而完美的笑容,“青莲,将皇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感觉,想必还不错吧?”
“陛下明鉴!臣从无此意,请给我一个解释……”
“好啊,那国师便从你和那位陛下的事情说起吧。”
青莲脸上的悲伤都迟滞了一瞬。
“青莲,你知道的……我最恨欺瞒。”
第58章 相思苦(六)
常年在寺庙中清修的青莲法师忽而听闻了一个消息:清河顾氏的家主及其独子都病逝了。
前来上香的香客在谈起此事时, 皆是扼腕叹息,相顾慨然。
周围的僧侣俗客在听到此事后,也是惋惜不已。无他, 这位曾经的顾相确实算得上一位好官, 年前因为科举案被流放岭南时, 前去送行的人几乎站满了官道。
这样一位年老功高的老臣, 居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岭南, 如何不让人感慨呢?
青莲法师的心中却不只有感慨。
因为人们挂在嘴边的这两位逝者,一位是待他温厚宽容的长兄, 一位是他曾经抱在怀中逗弄的侄子。
即便再怎么不染凡尘、一心潜修,他也到底身在这十里红尘之中。他姓顾, 即便如今已抛却往事、不问前尘,也到底改不了他从前姓顾的事实。
法师下了终南山,带着不多的干粮,一路行至顾氏族人的流放地, 亲自祭拜了长兄侄子的坟。
尚且还活着的顾氏族人多半已认不得他,唯有一名两鬓渐星的老者, 依稀认出了眼前这个一身清贫的僧侣,便是从前人人交口称赞的顾家玉树。
他们围在法师身边, 声泪俱下地诉说着流放之地的艰辛, 哀悼着逝去的亲人,最后愤恨又无奈地指着朗朗青天——家主立身清正,怎会公然做下舞弊的丑事,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他们围在曾经那个惊才绝艳的麒麟儿身边,希望这个唯一自由的人, 能够为顾氏洗刷冤屈,重振清名。
法师就这样带着族人的期许, 回到了煊煊赫赫的上京城。
他的确是个聪慧的人,通过沿途的诸般见闻,便已然明白如今的君王是个杀伐果断的性子,绝对容不得一手遮天的权臣。
想来顾氏,便是因此遭了君王的忌惮。他的长兄与侄子,死在了天家的猜疑之下。
法师久违地感到了一点愤怒,不止是为无过而遭戮的族人,更为这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因为君王的好大喜功、频举战事,他沿途走过的郡县,几乎家家挂白、户户奔丧,人人脸上都是失去亲人的痛苦。
他怀着这样的愤怒,去见了被整个天下敬畏着的……暴君。
那日恰好是个艳阳天,他只身一人拦住了君王的轿辇,声色俱厉地历数其诸般罪名。
他居然没死。
云台殿外被公然杖毙的朝臣不知凡几,上京城中被抄家的士族勋贵数不胜数,然而这个胆敢辱骂皇帝的秃驴,居然保住了性命?
随侍在君王身边的护卫大为震惊。
法师本人也是极为震惊的。在此之前,他已做好了死于非命的准备——他固然可以加入现下已十分庞大的刺客队伍……可国家无储,帝王一死,必起动荡。
可他也不能对长兄侄子的死视若无睹……法师已做好了在黄泉地府向兄长赔罪的准备。
君王却从那座华丽非常的轿辇中走了出来。那日,他遇见了一双澄澈而黯淡的眼睛,一个美丽而孤寂的灵魂。
“朕看你倒是个适合做官的。”
他被这句话弄得怔了一瞬,但很快便重整旗鼓,厉声质问:“历朝历代的君主,无不重视百姓的休养生息。陛下却为何连举战事、大兴征伐?”
“北狄扰我边疆,屠我子民,焉能不除?”
“蛮夷之患,已是冰冻三尺之寒,岂是一朝一夕能祛除的?陛下岂不知徐徐图之。”
君王脸上非但没有愤怒之色,反而笑了笑,“你说的对,可惜我等不起了。”
果然是个好大喜功的主!青莲法师心中顿生愤懑,却被侍卫捂住嘴,带回了宫中。
君王倒未曾苛待他,只是在得知他的法号后,再三让他为一个人做法事。
他后来问过君王,她怀念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