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们大喜,顿时再次磕头谢恩。
傅安和又对立春道:“给粗使宫人每人赏五两银子。”
这些粗使宫人素日不住景仁宫,只负责景仁宫屋舍以及四周的清理、洒扫以及维护工作。
待会儿听到自己封妃的消息,必定会来磕头蹭赏钱。
立春应声:“是,娘娘放心,待会他们来给您磕头时,奴婢就把赏银发下去。”
领完赏银后,王阿宝喜气洋洋地凑过来,笑问道:“娘娘,咱们还套麻雀吗?”
傅安和简直哭笑不得:“不套了,待会儿消息传出去,众妃嫔都会打发人来送贺礼,只怕一日都不得安静,哪有闲空套麻雀?”
又吩咐道:“把今儿套的那几只也放了吧,横竖就那么几只也没法吃,以后有机会再套吧。”
套麻雀得雪后才好套,谁晓得这场雪后,今冬还会不会再下雪?
王阿宝大概是还没玩过瘾,闻言略有些失望。
不过还是很快跑去小厨房,提着布口袋来到后院里,将里头的五只麻雀给放了。
宫里闲人多,消息传播速度比宫外不知快多少倍,安嫔封妃的消息没两个时辰就传遍内庭。
众妃嫔一个比一个积极地打发人来送贺礼,西六宫至东六宫必经之地——御花园里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傅安和光坐在明间受人磕头只怕都得受半日。
好在进入腊月,傅安和发觉温度开始降低后,便叫人将明间的地龙也给烧上了。
烧了这么一早上,这会子温度升高了不少。
但明间面积太大,有前后门,窗户也有好几个,不比暖阁里封闭,除了地龙外还有火墙。
所以即便猛猛烧柴炭,明间里也很难温暖如春。
但这已经很招人眼了。
试问这阖宫上下,包括养心殿、乾清宫以及慈宁宫在内,又有哪个舍得烧明间的地龙?
其他宫的宫人一进明间,就被这扑面而来的热意席卷,顿时身心都舒畅了不少。
以往就羡慕景仁宫的宫人钱多事少,安妃娘娘还自己出银钱替他们采买烧炕的火柴,每晚都能睡暖和觉。
如今才发现,景仁宫竟然连日常当值的明间都烧上了地龙,他们的羡慕值简直达到了顶点。
不过等磕完头,呈上贺礼,拿到五两银子的赏钱后,他们顿时将这羡慕抛诸脑后,喜笑颜开地走了。
其他妃嫔都是打发自己宫里的掌事太监或者掌事姑姑来送的,魏昭仪却是本人亲自扛着个大包袱,雄赳赳气昂昂地来了景仁宫。
她将大包袱往案桌上“砰”地一放,福身给傅安和行礼:“臣妾给安妃娘娘请安。”
不等穆九黎叫起,她就自己站起来,然后一脸嫌弃地撇嘴道:“嫔妾觉得‘安妃’这称呼有些不太中听,若是‘安贵妃’的话,就顺耳多了。”
傅安和“哎呀”一声,笑嘻嘻道:“这可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我也这般觉得呢。”
她本想让穆九黎给自己换个封号的,“安妃”听起来奇奇怪怪的,说不上哪里不好,但就是听着不顺耳。
不过想想如果自己当上贵妃的话,那就是安贵妃,听起来就相当不错了。
反正皇后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她肯定是要拿下的,贵妃就更不在话下了。
所以,也就懒得改了,先凑合用着吧。
魏昭仪失笑。
阖宫上下,说话最对自己脾胃的还是真是非傅安和莫属。
起码有一点她比旁人强,那就是心里想甚便说甚,从不遮遮掩掩。
不像有些妃嫔,作出个云淡风轻的模样,其实野心都快从眼珠子里冒出来了。
魏昭仪笑道:“嫔妾今儿前来,一来是恭贺娘娘封妃;二来也是想谢谢娘娘,多亏了您的退烧药,嫔妾娘家侄女这才能康复如初。”
傅安和见她亲自前来,已经预料到她这是来谢自己那退烧药的。
毕竟妃嫔们都是要脸的,即便要奉承自己这个刚晋封的宠妃,也不能表现得太热切。
不然会被其他妃嫔取笑的。
傅安和笑嘻嘻道:“皇上不止对我说过一次,说魏家满门忠烈,是咱们大周的顶梁柱,让我不由对魏家肃然起敬。
若我手里没有退烧药就罢了,既然手里有,魏妹妹又来讨,我怎可能不给?
我这么做,也没想过回报不回报的,不过是为着我的心罢了。
当然,如果魏妹妹非要给我谢礼,我脸皮子薄,也只好舔着脸收下了。”
边说还边去瞟魏昭仪放在案桌上的那只大包袱,眼神中充满期待跟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