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打趣的话,却正好戳中穆九黎的爽点,让他嘴角都忍不住扬了起来。
他又缓缓坐回了位子上,笑道:“倒也没那么急。”
他不急,傅安和急。
生怕中午吃不上铁锅炖大鹅,她也不避讳江太后了,直接朝丁福招了招手。
等丁福上前后,她吩咐道:“你去趟御膳房,让人给本宫宰杀一只大鹅,料理干净后送来景仁宫便成,不必烹饪。”
江太后闻言心头一动。
让御膳房杀鹅,安嫔这是又要折腾甚好吃的呢?
但这种事情,她肯定不能问,不然安嫔还以为自己这是在向她讨要吃食呢。
自己还没那么眼皮子浅。
不过傅安和可不是宁嫔,作为一个成年人,基本的人情世故哪会不懂?
吩咐完丁福后,她转头就笑嘻嘻地对江太后道:“太后娘娘,我们景仁宫今儿午膳吃铁锅炖大鹅,本想邀请您过去一起吃。
但这天寒地冻的,万一您路上着凉可就不好了。
所以回头出锅后,臣妾就立时打发人给您送一碗过来,您可别嫌弃。”
宁嫔那陪嫁庄子上的庄户养得一手好大鹅,照傅安和目测,每只估计都有十斤左右。
横竖她跟穆九黎两人吃不完,不如分点给江太后,还能凸显下自己的孝顺。
江太后闻言却是感觉浑身都熨帖了。
倒不是馋大鹅,她若是真馋这个,打发人去御膳房通知一声,他们明儿就能给自己采买来。
虽然她不馋,但安嫔心里能想着自己,主动孝敬自己,这让她通体舒泰,心情都畅快了不少。
果然像宁嫔这般不识好歹、不懂分寸的人儿终究是少数。
她抿唇轻笑道:“你那般会吃,送来的菜肴必定不会差,哀家怎可能会嫌弃?”
傅安和往穆九黎跟前凑了凑,“小声”道:“您说稀奇不稀奇,太后娘娘竟然朝我笑了。
往常我说尽好话,太后娘娘都板着张脸不开怀。今儿送一碗鹅肉给她,她就露出笑模样来。
依我看呀,只怕太后娘娘也是个吃货呢。”
江太后:“……”
她嘴角抽了抽,没好气道:“你可以说得再大声点,生怕哀家听不见是吧?”
而且这家伙真是没大没小,在皇帝面前一口一个“我”,连个“臣妾”都不用。
她瞪了穆九黎一眼,斥责道:“都是你惯的!”
穆九黎:“……”
关自己什么事儿?
不过他又不是那等拎不清的,不是无脑向着自己母亲,就是无脑护着自己媳妇。
结果将婆媳关系搞得更差。
他讪笑道:“是是是,母后说得对,都是儿臣的错。”
认错后,他又积极弥补道:“要不儿臣将自己那碗鹅肉赔给您吧?”
“谁稀罕你的鹅肉?”江太后给气笑了,笑骂道:“哀家就算真是个吃货,一顿也吃不下两碗鹅肉!”
搞的她好似真是个吃货一般!
其实她本不是个重口腹之欲之人,素日御膳房做什么她便吃什么,自己虽有小厨房,但甚少加菜。
毕竟御膳房的御厨手艺都极好,他们做的饭菜已经算得上是珍馐美味了。
但到底比不过傅安和西洋香料多,尤其是那辣椒,原本八分好吃的菜肴,加了辣椒后,立时变成十分好吃。
连带的自己都挑剔起来,每日不吃个有辣味的菜就觉得有些不得劲。
偏食茱萸的辣味跟辣椒的辣味根本没法比,即便吃了有辣味的菜,也还是不得劲。
现在她倒是不后悔当初松口将慈宁花园让安嫔种菜了。
若是安嫔能多种些辣椒出来,到时自己就厚脸皮向她讨要几筐子。
自己也不白要她的,大不了开私库,拿自己私库里的好东西跟她换。
母子俩插科打诨了一会子。
却突然听穆九黎语出惊人道:“过阵子,我会晋升安嫔为安妃。”
江太后闻言抿了抿唇。
片刻后,她颔首道:“是该给她升一升位份了,毕竟她在这场时疫里头出力不少,你、鹤哥儿跟宁嫔若是没她的西洋退烧药,还不知如何凶险呢。”
虽然安嫔才刚入宫两年,资历尚浅,且连个皇嗣都没生下来,但谁让人家背后有海商廖家支持,立下了大功呢。
有这个功劳在,她封妃,即便是比她早入宫两年,又生下二皇子的婉嫔,只怕都没话说。
穆九黎点头道:“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儿臣才想给她封妃的,否则岂不寒她这个功臣的心?
以后再想让她拿出甚西洋好东西来,只怕她都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