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亲带故,她说借用就借用?若是磕碰坏了,她赔得起吗?”
郑水仙一通倒话自然没有说自己是被秦巧指点过的前因。
“那都应承了,还能怎么办吗?”
郑桐柏一挥手,“行了,这事我来办。你莫担心了。”
郑水仙本想问他究竟有何打算,可郑桐柏不耐再说什么,敷衍过去。
。。
秦家小院
秦巧说了自己要借用郑家的织机后,阮氏惊愕不已:“这可是件稀罕事。郑水仙对她那架织机看束很紧,最开始搬到村里,是连她娘都不给瞧的!”
“她心里大约是不愿意的。”
秦巧说了郑母阴差阳错的一参与,“我顺势应了。一来那织机粗简,这几天跟在她身边看,大致上得了手。二来,一匹葛布行价不低,分去一半给郑家,余的能补贴家用。”
说完,她眼神微妙地瞥瞥饭桌上的崔三。
阮氏顺她视线看看,心里一动,便明白二娘话音。
自胡老和黄婆子指点后,家中进项大半都落在崔三肩头。
二娘心中应是觉得不妥。
阮氏心说:到底没真正成了一家,这两人隔着生分,怎么名正言顺?!
她转转眼睛,轻咳一声,一手端了笋丝上桌,似不经意地想起什么,语调微高:“二娘,今儿林家二全从码头处回来了。逢我出门遇上,还听他提起你呢。”
她也并非无中生有,确实林家二全问及了秦巧。
秦巧有些奇怪她为何突然提起林二全,不过没细究,回忆道:“应该是蓑衣的事情。”
说罢,想起院里的棕榈,出院去拿。
阮氏在腰上的胯巾上擦擦手,冲着虚空长而缓地一声叹:“可惜了,晚了一步。”
正编着箩筐的崔三闻声一顿,他手上动作停驻,疑惑地看向阮氏。
阮氏对上他视线,像是有点心虚,不自然地抚抚鬓发:“就邻居家的二郎子,和二娘自小一块长大,遇上就随口问问……随口……小白,你别多想啊!”
郎子?自小一块长大?
崔三眼睛微眯一下,一瞬看向迈步进来的秦巧。
秦巧:“……你这么盯着我做甚?”
心里毛毛的……
第36章
翌日雪后初晴,天光大亮。
崔三不动声色地用眼角余光打量院墙竹棚下的一对人影,直到眼角发酸不得已挪开,垂眸盯着自己的鞋尖,用力将地上的碎竹屑碾进地里。
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阮氏视线缓缓下移,停顿片刻,从灶屋端出一炉熟水送到崔三手边的墩子上。
托人家的福,家中现在器物齐全,一方小炉也舍得点了。
木柴块烧得红热,枣红方炉口冒出一袅袅白气,浮起淡淡的苦香。
阮氏慢吞吞地倒了一碗递给崔三,略带笑意:“这还是上回从镇上买回来的半岩茶。我不懂品茶,吃的滋味还不如一口熟甘蔗水,便不喝了。”
崔三微颔首,抿一口茶汤,眼神再一次忍不住飞到旁处。
院墙一侧,临靠林家的空处搁了张长竹桌,竹桌面向面站着垂首看向手中棕榈丝的秦巧,还有面露羞赧却努力摆正神色的林家二全。
崔三心头发涩,只觉口舌中的茶汤烫得整个人不舒服。
不舒服...最让他看不顺眼的,便是林家二全凝视二娘侧颜时,露出的那种...丑陋的笑容!
“你也瞧着林二全人不错吧?”
阮氏忽略他投递过来的不快眼神,一派遗憾地摆摆手:“早些时候我还念着让二娘进林家的门呢,白打算了。”
阮氏:“林二全是好,可你嘛......”
崔三不自觉地挺直了背,略有些紧张地抿抿嘴。
他有些在意自己的评价,尤其是与林二全做比。
“你也是个有本事的。”
“虽是个贱籍进门,但咱秦家不论这个。再者嘛,论品相牙口,也不赖。”
阮氏说着,突然凑近看了看,稀奇不已:“往日你眼上这条疤没好全,皮肉翻着,瞧得人害怕。如今好差不多了,瞧着你生的底子不错呢。”
崔三挠挠头,心里松口气。
至少自己还个能拿得出手的点。
那处不知说到了什么,眼看秦巧绕过桌子,站得离林二全更近,若是再动动肩膀,说不得头碰头了。
他又丧起来:皮相损了,再好的底子,也比不上人家的全头全脸。
阮氏心里头偷笑,憋着肃正神情:“秦家的户头上,你是二娘的夫郎。可我瞧着你们也过分客气了些,若不在一个饭桌上吃,怕是连个面都说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