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曾去,管事娘子心里不爽快,刻意留了我一个时辰训话。”
阮氏之前对罪奴村了解并不多,只知道那是个恶人扎堆的烂摊子,最顶上管着的是个姓屠的凶悍汉子。
还是秦巧跟她说过,才知道那村子还有个老妇做二管事。
“三日未去,也是有缘故的。再说,你又不是领了她空饷。”阮氏不满地嘀咕道,“先不说了,锅里热着饭呢,就你们进门一块吃呢。”
秦巧淋洗过手掌,那厢阮氏已将她带回来的篓子扫理过,几把野菜下锅烫软,野菌子得等天亮后再看,先放过。
再往底下一翻,摸到光溜溜的一片,好像还会动,阮氏赫了一跳,连忙撤手,“二娘,你这篓子装了什么东西呀?”
竟忘了这遭!
秦巧忙上前接过篓子,从最底下扯出一条有孩童小臂粗壮的花纹蛇,“嫂子别怕,就是条蛇。早已经死了。”
就是.....条蛇?!!
阮氏往后退到门边,捂着狂跳的胸口,一想到自己方才摸到过,心里直发毛,“你...你把这玩意弄回来作甚?快丢出去!”
丢了?
秦巧看一眼已经好奇地凑过来看的哥哥,解释道:“蛇肉很好吃,口感就跟鸡肉似的。”
我的灶王爷呀!
一听要吃,阮氏欲哭无泪,“这东西,我是不吃,我也不会做。要吃,你自己上手吧。”
距离上一次开荤气,还是三天前的鱼肉粥。
秦丰收一听有肉吃,嗷嗷叫着,连连催促妹妹快些。
半个时辰后...
阮氏嗅着浓郁的肉香,喝着碗里寡淡的清粥,嚼一口拌过盐巴的菜团子,再看一侧的丈夫嗦着嘴,挨着烫啃竹条上的蛇串,下意识咽口水:“蛇肉这么好吃?”
肉,甭管是炖还是烤,若是没有作料,吃起来总有股腥气。
不过穷苦人家能吃上荤是多难得的事情,怎会讲究这些。
秦巧只吃了一小节,剩余的本是留着要明日给哥哥再吃,闻阮氏好奇,于是分些过去,“光吃粥米和野菜,身上没劲。虽是灶火烤的,只抹了一层盐,吃起来还不错。”
阮氏犹豫接过,闻了好几下,试探揪了一小块吃着。
这一吃,手渐渐稳了,眼神瞟到秦巧将处理过的血糊糊脏器丢进火里,神色不变。
“要是家中有些米酒,烤的时候涂上几层,滋味更好。”
秦巧道。
她在吃食上并没有什么偏好,糊弄好肚子罢了,唯有酒水,心境好些的时候,总想抿上一口。
听出她话音的怀念,阮氏吃香之际,好奇问道:“二娘,你以前在外边的时候,是不是常能吃到稀罕的东西?”
秦巧想了想,“金贵的东西都是要给主家的,我一个下人,吃不到的。”
不过,她狡黠地眯眯眼,“但是有相熟的姐妹,同灶上的管事眉来眼去,那管事私底下为讨女子欢心,总是偷摸藏些不起眼的,有时候我也能沾沾光。”
阮氏:“那有些什么好东西呢?”
秦巧数了几样,多是自己以前吃过的,唯有一道说得细致:“家中女郎爱吃擂茶,城里还设有专司茶汤饮子的铺面。价位低一些的,便是吃三擂茶。价高的,花样多的,是七宝擂茶。有红豆、花生、核仁、香米等,还有上等的香茶,冲饮吃上一口,香味在嘴里弥上很久。”
这东西,阮氏是头一回听说。
光是听,都能想到那高门的女郎们是何等尊贵闲适。
满井村的人家,家中能备得起茶的,能有几户?
“还有呢?除了这劳什子擂茶,还有什么稀罕的,咱们没见过的。”
秦巧再想,无非就是些鲍螺蜜饯、炙烤全羊等。
这些便说不清楚了,她不是灶上工,听过,也许见过,吃倒是没有。
“哎哟哟,小小的羊羔子怎么就舍得杀了吃肉呢,要是咱家有一只羊,非得养大了,让她下崽子。一只生一窝,一窝生一圈,一圈生一群,要吃的时候,也是吃老羊。”
阮氏呜呼呼道,这听得不留神,分过来的一块肉,竟也吃得光净,于是添去指上的油光,又吃起了野菜叶子。
倒是她这么一叹气,秦巧心念动了动,“下一回发工钱,若不然家中买上两只小鸡子,就养在院子里,搭个竹棚子,等明年开春暖和了,就能下蛋吃。”
阮氏自然称好,“看小鸡子我在行,蔫儿的,带没带病,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这一叨咕,好容易三人吃完,夜已深了。
蓑衣做得不行,今日雨水又大,身上衣衫湿了不少,秦巧专烧过热水,端进南屋子前,跟在灶前拾掇的阮氏叮嘱道:“吃肉的事别往外说,没出七七数,若是村里人知道了,要说咱们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