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了只冷笑一声,如今父子二人坐到一处, 话中竟只有明枪暗箭, 半点没有人情味儿。
“那我这做阿兄的, 便期盼着三弟能强过我去, 可莫要一味依仗着我, 叫我笑话。”
郡公听他反击只觉不痛不痒,“另你阿娘迁坟事宜待我回去便着手去做,族谱也已经将你阿娘的名字添了上去。你若存疑, 待回了临南亲自去看便好。”
独孤及信点了点头, “阿爷还有旁的事情没有, 若是到此结束, 儿子还要赶回戚家去,云枝还在等着我。”
“将娘子惯得什么似的, 哪里有公爹在府上住着,儿子和儿媳回岳丈家的道理, 这也要叫阿爷来指教?”
独孤及信翘起腿来,一边浮去茶叶, 一边轻吹着碗盏,“喔,阿爷忘了,我阿娘去得早,不曾受过阿爷什么指教,也没什么教养。”
郡公这下叫他噎住,半晌回过神儿来,“若云枝不知该如何料理家务事,我看该送到临南来,宗族里的娘子们个个都是大族出身,指点人也是一把好手。”
“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户娘子们罢了,在临南府尚且能哄一哄人,放到京城还真以为是个什么人才,”他将茶盏放去桌上,专门往郡公的心窝子里戳,“旧年宫中教习娘子来训导朗越,云枝可是最得娘子赞誉的,满京城谁人不知?”
他又提起朗越,郡公不想再被独孤及信看笑话,这对话也只好偃旗息鼓。
第二日一早,他倒真如郡公所愿,带着折子进了宫去。
官家许久不曾见到大都督,对他的惧怕倒是一如从前,独孤及信几次检查他近来学习成效,都将他问住,卡壳半天不知如何回答。
“臣去南淳之前曾给官家说过得话,官家是否早已经忘记了?”
“大都督勿怪,吾害怕心焦,这才不辨对错,吾用了心的。”
独孤及信却不信他,宫里太皇太后娇惯,几位太傅不敢得罪后宫,想必都是草草教过,如此下去岂不是误国误民。
“臣从前同官家约好,今次官家未能将说好的功课完成,已然失信于臣,臣只好略施小惩。”
他拿起桌上戒尺,叫官家将手心伸出来。
官家见了他本就如耗子见了猫,这下越发害怕,竟被打得失禁,在垫上留下一摊印记。
独孤及信连连皱眉,召来寺人将官家带了下去,“一刻钟后回到此处,臣还有功课要同官家讲习。”
寺人诺诺称是,官家只管偷偷抹起眼泪来,半点不敢在他面前显出委屈。
独孤及信见众人散去,便起身到窗边望远,心里想着这会儿云枝大概已经吃罢了早饭,正同妃令或是阿娘闲谈了吧。
再看面前荷塘新雨,正是雨季宁静之时,自己做学生那会儿最喜这般天气,若是在学堂中便会坐到窗前温书,雨声能令他心思澄澈,不去想世间纷扰。
只是官家的事情叫他有些头痛,不过才走了几个月,竟觉得官家越发难教了。
也不知孩童是不是都如这般难管,日后若是有了孩子,可要严厉管教。
独孤及信正想着事情,思绪飘飞,才不到半刻时间,便有寺人回到殿中。
他回身准备继续同官家讲学,却见是太皇太后进得门来。
“大都督辛苦,才从南淳回来,便特意进宫为官家讲习,吾甚欣慰。”
独孤及信赶忙行礼问好,“不敢说辛苦,这是臣份内之事。”
“哦?”
太皇太后几步来到上座,“大都督的心是好的,只是教学手法是不是该柔和些,官家好歹是一国之君,叫大都督吓成这般模样,可怎生得好?”
独孤及信一早猜到太皇太后要说此事。
“是臣急躁,该向官家和太皇太后致歉,不该如此为难官家。”
“致歉自是不必,吾想着官家习学自有太傅专管,大都督还是放手为好,也落得轻松些。”
独孤及信背手在下,位置上被太皇太后压着一头,只是那气势上却不曾输她半分。
“太皇太后说笑了,先帝将官家交到了臣的手里,臣自然有此责任,督促太傅教习只是其中一面,还有诸多朝中之事和军中之事,官家不可不懂,不能不理。”
太皇太后不喜大都督专管之态,独孤及信手中权势过盛,再将年岁尚轻的官家捏在手中,岂不是要在乾朝呼风唤雨。若是养出个熊心豹子胆的权臣,将官家的权利架空了去,后宫便要跟着遭了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