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不懂心疼我,就昨夜我那么晚回来还忘看案卷,今早又早起上值去,到了大理寺还是埋头复案,不是我邀功……娘子只说这补汤我是不是应得的?”
他就是在杨载欣面前撒娇邀功,他也要娘子心疼。
“那你的那份我跟二哥学亲自给你炖行了吧。”
想起贺峻鸿熬灯处理案卷时确实辛苦,再看他眼里的红血丝,杨载欣顿时就心疼的不行了。
不过她说是要亲自学,到最后还是二哥亲手炖的,倒怪不着她,她那里会下厨的。
贺峻鸿显然是早就料到了,他亲了她一口笑容爽朗“有劳娘子了。”
“快去吧,别迟了。”催促了一声,杨载欣红着脸松开他,推他到门口。
“你回去再睡会儿,我去了。”
贺峻鸿一脚出了门还回了回头,杨载欣点了点头柔声应他“知道了。”
贺峻鸿出了门上值去了,哥哥嫂嫂她们也差不多这时候送孩子们去学堂。
因着不止他们家孩子,还有好几家贺峻鸿朋友同僚的,且男孩女孩都有,堂上便用了隔帘和屏风隔开了。
但第一天上学也让孩子们相互认识认识,免得日后碰见连同窗都不认识,贺柏棠便是这样认识王宝茵的。
贺柏棠与贺峻鸿这个叔叔很是相像,小小年纪就长了一副好面孔,因为实在太像在接风宴上还被王佳时和赵思慎他们考了他的功课,尤其是余幼明他这个会试主考官还给人家出题。
倒也不难,但难得的是贺柏棠答题时有自己的想法观点,从容对答。
不仅他们欣赏这半大不大的孩子,就连他四叔贺峻鸿在边上虽然没说一句话,但眼底满是欣慰和骄傲。
柏林到底还小还有些胆怯,二哥的柏槿胆子倒不小嘴也甜,就是读书差了些。
这些人都混官场多年了,都看出来柏槿不是读书的料,但这世道多读点书准没错,贺峻鸿也不觉得侄子侄女他们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曾经的贺家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他和三哥已经杀出了一条路来,为的就是能够给后辈更好的条件。
所以那天在接风宴上他与王佳时说好了,如今渝国公闲职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他就将这些侄子侄女等放学以后都送去和他老人家学武,他老人家也是贺峻鸿的师父自然也乐意教,毕竟他是真的无聊啊。
教一群娃娃习武,不好过到处闲逛。
他又不像杨太师还能放下一大家子去到处游玩,而且渝国公和王佳时的母亲感情早就淡了。
第43章
和煦堂里贺峻清为了更了解清楚学生们的功底,头一天上课就出了三个考题让他们一一作答,这番操作下来便得出了贺柏棠和王宝茵是最优的。
甚至贺柏棠还压了王宝茵一头,向来处处拔尖的王宝茵怎能服气,一时间两人针尖对麦芒对付上,第一天上课学堂里便火药味十足,贺峻清乐得见学生们这般积极讨论。
如酒楼那边对和煦堂发生的事还一无所知,贺峻深和如酒楼的大厨各做了五个大菜,经客人点评二哥略胜一筹,如酒楼的大厨拉着贺峻深探讨厨艺,贺峻深也觉得挺好,上好厢房里都是她们女人聚在一块,他这会儿凑过去那才叫如坐针毡,不如窝在如酒楼后厨帮帮忙。
“宝妹要不是你家也要开酒楼,我可真想把你家贺二哥给挖过来,我可是日思夜想念着家里的味道,今儿终于吃到了。”
雨州和桂州相邻就连吃食口味都极相似,李春娘离家多年今天再吃到贺峻深做的菜可谓是勾起了思乡之愁。
周宝儿被李春娘亲切的唤着,一时也想起家里人了,只有娘家人才会这般叫她宝妹,加之丈夫被夸赞她心里跟着也高兴。
“他呀也就厨艺还行,春娘喜欢吃等我们新酒楼开了张,可要常去指点才好呢。”
周宝儿就坐在李春娘旁边顺手将她怀里就快两岁的赵若惜抱了过去亲香亲香。
“常去是肯定的,贺二哥厨艺那么好可不敢说指不指点,我呀就只懂吃的。”是客套话却也是实诚话。
杨载欣坐在贺峻澜和曹慧中间跟着挂笑,二哥厨艺是很好,但今日做的都是桂州那一带的菜系的多,这么多年了她还是吃不惯就没怎么动筷子。
宋思雪也是,李春娘心细知道她们吃不惯这口味就让人去多做几个酒楼的招牌菜来,再把贺家给她送的米酒拿来喝,杨载欣倒是好奇这酒真有那么好喝?
听贺峻鸿说这是公爹和婆婆亲手酿的,家里缺钱了就会拿去镇上卖,最好时一坛能卖不少呢。
就连宋思雪都对这米酿夸赞不已,贺峻鸿更是给陛下送了两坛,可惜她患有心疾没这口福,李春娘贴心给她和曹慧上了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