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根本不会读立海的。说不定会去某个公立高中,因为成绩一般,考不上名门私立。我们也根本不会认识。或许哪天我去看高中网球部的比赛——如果他们水平足够的话,会在对手学校里看到你,或者在体育馆外面和你擦肩而过。”
幸村轻声说:“那也没什么遗憾的。”
“姐姐出车祸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作业没交,班主任要找家长,我发短信给姐姐,她说她放学之后过来。但她没有来。”她有意省略了整理遗物时发现的精神科就诊记录和双相障碍认定结果,心想,这不是他该知道的。
“我一直……很自责。我趴在ICU门口,觉得哪怕她——哪怕她一辈子醒不过来,都比这样走掉好得多。她才十八岁。但是非常奇怪,那年冬天,又要为姐姐处理后事,心情又相当糟糕。期末考试之前我整夜整夜睡不着,爬起来读书做题,居然考出了国中以来的最好成绩。”
“我的班级排名进步了十五名。班主任不敢问,也不敢表扬我。她站在讲台上发成绩单,粉红色的封面,对我来说……简直是烫手的。我记得很清楚,古文阅读给的是一篇祭文,作者在结尾写,‘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我百身莫赎,”早川重复道,然后又重复了她的重复,“我百身莫赎,就看着眼泪打在考卷上,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啊……”
她搭在桌上的手剧烈抖动起来,仿佛昔日隔着ICU玻璃窗看见的心电图——那时她有多么希望它不要变成直线,可它到底没有回应她的期望。
幸村握住了她的手。他说:“国二那年冬天,有一阵子我还没转到东京的医院。虽然没有确诊,但是症状已经比较明显,严重的时候,连水杯都拿不住。大家安慰我说一定没事,可我睡不着,半夜辗转难眠,听到外面传来哭声。我的病房在最里间,隔壁就是安全通道。我披着衣服走出去,看到有个女生坐在台阶上。她背对着我,没有开灯,我看不清她的脸。”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医院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换句话说,我还有大把有些泛滥的同理心。我走到她边上,问她还好吗。她没有回答,楼道上下通风,她只穿了一条针织衫,底下搭配短裙,胳膊环着腿,看起来就很冷。于是我说,要不要帮她拿条外套。”
早川的手指在幸村掌中僵住。她瞪大眼睛看着他,嘴唇像寿喜烧底下炉子的火苗那样颤抖着。
幸村恍若不觉,继续说下去:“我回病房拿了条大衣,自己也穿了一条。走回她旁边,把衣披到她肩上。我说不介意的话,可以陪你坐一会儿。她半天没动,好久才往边上挪了挪,轻声说谢谢。我们没有聊天,我坐下来,心里想的也全是自己的事情。”
“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做法也不见得有多体贴。我没在神经内科见过她,她应该是从别的科室过来的。特意避开人,挑了这个楼道,却还是被我打扰。那段时间我成天呆在医院,做了很多体检也没法确定病因。自己上网查资料,急性神经根炎、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综合征……初期都对得上,越查越害怕。家里人告诉我没问题,同学问起来也要装着不在意。那天在楼道里,因此彼此不认识,反而获得了悲伤和恐惧的权利……准确来说,是共同的悲伤与恐惧,正因为有人陪着,才不至于一沉到底。后来我倒是睡着了,醒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离开,衣服叠好了放在我身边。”
“我们只说了几句话。她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自己好像生了很棘手的病。她沉默了一下,告诉我——”
早川屏住了呼吸:“‘只要活下去,就会有转机。’……是很俗套的安慰。”
“披外套也是很俗套的安慰。”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它很重要。”
他看着她。她觉得他的看中应该有类似爱的东西存在,又或者,那东西本身超越了爱。他的目光如同某种急切的怂恿,看得她坐立难安,看得她意欲无限靠近他,看得她甚至心生愧疚,差点就告诉他一切。
可她没有。她管住了自己,她垂下眼睛,结束了这场本就不该发生的交心。
“人死不能复生,但命运可以复制。姐姐已经不在了,我百身莫赎,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考上立海,然后成为第二个她。所以我说,同样是胜利,对我而言,却有天差地别的意义。”
“如果幸村觉得我们很像,那其实是你误会了。和你相似的……是我的姐姐,从来都不是我。”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是该夸仁王还是夸幸村了,你们俩都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