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荀:“……”
他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顺利的,果然啊。
陈荀心里吐槽, 但是面上如常,正色道:“婶子, 咱们得讲理吧?那瓷砖的事大家都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本来按照合同走,我们带着你一起去采买的话这破事压根不会有, 然后你非要自己买材料,说比我们买的实惠,结果你也看到了,就是质量不行。别说我这几个经验丰富的工人了,你换任何人来都一样的结果,没准坏的数量更多。现在你张口就把锅甩到工人身上不合适吧?毕竟这事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跟工人的操作没什么关系,而且他们也是事先提醒过你的,婶子你不是没听嘛。再说误工费这事从何说起?现在我们愿意全款退给你,前面那么长时间的人工费都没算你的,我们这已经是亏本的买卖了,婶子你也体谅体谅侄子不容易,这段时间工人因为你家的活都找了我多少回了,要不是我们安抚,人家早就不干了。婶子,凡事得把握一个度,不然再得寸进尺的话,那侄子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要么咱们找人理理这里面的官司吧。”
张春花听陈荀语气认真严肃,顿时晓得了她眼下得不着好,生怕把人惹恼了她的钱退不回来人又不来给她干活,当下连忙讪讪地笑道:“婶子就这么随口一说,你这孩子,怎么还当真了呢。婶子就是嘴巴笨说错话了,你别跟婶子一般见识,咱们有什么话好好说。”
陈荀缓了口气,回道:“没办法,做生意嘛,与人相处不得实诚些,不然也没人愿意信我啊。婶子这么说,那侄子当然就当真了。”
……
这事谈的过程不尽人意,不过好在最后结果是喜人的,张春花最终还是看在她先期占了便宜的份上同意退单了,和陈荀他们签了协议书。
这事如今也算皆大欢喜了,原本去张春花家上工的几个工人下午突然得知换主家干活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哪怕新的主顾家要加班加点赶进度也觉得累一点不算什么,只要不是张春花那样难搞的就行,大家一时连上工都积极了许多。
再加上陈荀陈跖胡海三人再也不用三天两头面对张春花的不满和投诉,也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最后是张春花,陈荀说要全款退回来当天就把钱给到手了,她花出去的钱又一分不少地回了自己的荷包里,而家里粉刷好的墙壁还有厨房已经贴好了的瓷砖,都不用她出钱付人工费,意外白嫖了几个工人帮她干活,所以张春花也是喜滋滋的。
因为分家仓促,分出去单过的几个儿子没来得及搭自家做饭的灶台,所以厨房目前还是张春花两口子和几个子女共用的。虽然暂时便宜了那几个不孝的儿媳妇,要忍气吞声让她们白白用这么好条件的厨房,不过张春花想到不久之后几个儿子都要自己起灶台,现在这个厨房其实也用不了多久,又觉得不是不能接受,就当她菩萨心肠大发慈悲了。
既然成功和张春花解约了,后面她家装修的事情就与陈荀他们的装修队无关了。
听说张春花后来找了娘家的亲戚给她干活。
娘家人其实也听说了张春花和她雇佣的装修队闹得不太愉快,装修队为此宁愿不干这单生意了也要和张春花解约的事。
不过张春花的娘家亲戚也不太在意,想着不就是贴瓷砖嘛,那玩意糊点水泥往墙上一拍不就行了嘛,有什么难度,怎么还会动不动就碎了,瓷砖又不是纸糊的。反正他们为了张春花口头承诺的工资,没多想就痛快地答应了。
结果等到实际上手才晓得,这玩意跟纸糊的也差不远了。明明他们已经小心又小心了,还是会碎。
而比起外聘的工人,张春花显然更相信娘家人。因此娘家的外甥和嫂子那边的娘家人来干活的时候她就不在跟前盯着了,又出门遛弯子去了。
等到外甥某天在村口找到她,让她再买一批瓷砖,说是不够用了,张春花才后知后觉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什么?你再说一遍什么不够用了?”张春花以为自己听岔了,又出声问一遍外甥。
“大姑,我说瓷砖不够贴了,让你再买一些。”
“不是,怎么就不够用了呢?我当初买的时候可是算准了的,按理说不应该啊。”张春花不信邪。
张春花的外甥张大明看他亲大姑不相信他说的,连忙解释道:“那碎的也多啊,不是报废了不少嘛,大姑你应该把这部分损失算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