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天罚了,天罚劈死了国师大人,上天降罪了。”
“天罚劈了公主的道场,劈了灵霄观。上天降下惩罚了,天罚了,天罚了。”
她疯疯癫癫地,一路跑,一路喊,语无伦次,好像已经被天罚吓傻了一般。
但这些话,却清清楚楚地传到了那些听到动静过来查看之人的耳朵中。
她专挑人多的地方跑,有人想上前拦住她,问问详细情况,又抓不住她。
她像个不要命的疯子一般,直接闯过了城门口的检查,冲进了城中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守城士兵们在后边追了上来,在人流的阻隔下,士兵们离她越来越远,一会儿的工夫就将人跟丢了。
城中之人虽然也听到了巨大的声响,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但是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今被她这样一喊,大家都知道是灵霄观出事了,永寿公主的道场招来了天罚,国师大人受天罚而死。
民众们窃窃私语起来,这是何等的罪孽,招来了上天的惩罚。
“永寿公主生.性.淫.乱,残害了多少好男儿,死后还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祈福,看看遭报应了吧,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国师妖言惑众,祸乱宫廷,让皇上沉迷修仙问道。”
“道士们仗着皇上撑腰,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老天终于看不下去了。”
“怎么只劈了一座灵霄观,把所有道观都劈了才好。”
……
这个消息不仅在民众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还被各地隐藏在云京中的细作抓到,快速利用了起来。
很快灵霄观降下天罚之事,就从惩罚永寿公主,惩罚国师,惩罚道士,转移到皇帝身上,矛头直指皇帝不仁,不顾江山社稷,沉迷修仙问道,令天下万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引来上天的惩罚。
这消息传播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四方蔓延开来。
四处起义的民众,反叛的军队,都有了一个正当又正义的理由,挂上了“替天行道,征讨昏君”的旗帜。
那一日,疯疯癫癫的小道士萧霁月,最后冲破另一个城门,出了城,在士兵的一路追杀之下,跳进了云京城外的洛水河。
她跳河之前,还喊着:“死了,死了,都死了,上天让我们死,我们都得死,谁也逃不掉了,谁也逃不掉……”
接着人便被巨浪卷了进去,消失在翻滚的河水之中,再没有起来。
追上来的士兵,看见这一幕,觉得她是真的疯了,被天罚吓疯了。
然而,在他们看不见的一处下游河滩,萧霁月从水中冒出来,爬上岸边,消失在了繁茂深密的山林之中,离开了早已混乱成一锅粥的云京。
她那一整个铜鼎的炸.药,不仅仅是杀了国师灵机,更是在大周朝的破烂山河上,拍下了重重的一掌,震碎了赵氏皇族最后的命脉,将皇帝彻底拍在了耻辱柱上。
她用永寿公主的头颅,震坏了皇帝的身体,用一场天罚,震碎了皇帝的名声。
让赵氏皇朝,更加快速地走向灭亡。
为天下英豪,竖起了一杆争夺天下的旗帜。
第150章 南下
萧霁月离开云京, 并没回淮南,而是在一个小城换了衣服,买了一匹马, 向南疾驰而去。
一路上经过陆路转水路, 水路又转陆路, 终于在半个月后,到达了黔中道玉屏山。
她弃了马,独自走进崇山峻岭的玉屏山中,绕开虎威寨的各处哨岗, 悄无声息地摸进了山寨。
这片大山之中, 落了很多寨子, 每个山头都有几个, 萧霁月去的是玉屏山上的总寨。
这处寨子的房子多为木头所制,大部分隔空吊起来, 下边则由木柱支撑, 檐角飞扬,很有特色,与中原文化完全不同。
衣服和发髻也不同, 女子们的衣服多是黑色布料上绣着红红绿绿繁复的图案, 身上挂满颜色古朴形状各异的银饰。
她们往来之间, 笑容灿烂,身形健美,是与中原女子不同的美,这让她想起了白水江上的船娘们, 还有那个叫彭鹰的姑娘。
她隐身在寨子中的一株大树上, 观察着寨中情况,也只能用眼睛观察了, 这里人说的话她听不懂,也不知道是当地的方言,还是他们民族的语言。
本来以为上来之后,听听他们说话的内容,很轻松就能找到闻远,结果如今语言不通,有了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在树上坐了大半天,树下渐渐没了人影,正在她准备跳下去,换个地方再蹲一蹲时,一个男人抱着孩子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