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沉默许久。
终于,陆酩缓缓开口,声线低哑:“明日我就要走了。”
牧乔一声不吭,他走不走,和她没有关系,她也不关心。
阿音却接话,奶声奶气又凶巴巴地说:“快走!”
陆酩垂下眼,看向阿音。
阿音今日穿着一身禾绿的短衫,同色的裙子,扎着两个丸子头,别着毛茸茸的两团毛球头饰,可爱极了。
只是看着他时,小小的眉头紧紧皱着,嘴唇抿着,一脸不高兴的模样。
牧乔低头也看了阿音一眼,她这样子,反而越想陆酩了。
陆酩在阿音的脸上停留,将她此时的样子印在脑中,然后他不舍地收回目光,复看向牧乔。
“你——”
陆酩的话还未说出,牧乔便打断道:“既然明日就要启程,皇上请回罢。”
“……”陆酩想说的话,就这样被她堵在了嘴边。
他什么也不再说了。
陆酩走时,月色清冷,笼罩在他的身上。
牧乔牵着阿音,就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阿音蹲下,捡起地上的石子,朝他的背上扔去。
山里傍晚时下过雨,石子沾了泥泞。
陆酩明黄的锦袍上,印出了一块黑色痕迹。
“……”他的脚步顿了顿,没有回头,继续往寺外走。
牧乔将阿音抱进怀里,用帕子擦干净她抓石子弄脏的手,转身回了禅堂。
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隔着沉寂无垠的夜色。
-
陆酩南巡,牧乔代理国政的这段日子,她第一次亲身经历了陆酩每日要处理的政事,要批的奏折。
她做完所有的一切,每每便至深夜。
有时阿音也会陪她,蜷成小小一团,坐在她的怀里。
阿音小手托着腮,乌黑明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牧乔为了照顾她识字的速度,故意放慢了翻页。
阿音看完了,手指戳在奏折上,脆生生地说:“他在骗人。”
牧乔的脸上露出讶异的表情。
这小家伙真是个人精。
她什么都没教,什么也没说,阿音小小年纪就知道分辨奏折里的真假好坏了。
如何分辨这些,牧乔还是靠陆酩教她才懂的。
这时牧乔想到牧青山的担忧,她也有些忧虑了,害怕阿音当真过智而近妖,总归是不正常。
忽然,牧乔很想把这件事告诉陆酩,不知道他会是什么反应。
但要是他知道,大概不会这么担忧,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
陆酩幼时,就常常被冠以神童的名号,否则也不会得到太祖帝那般的偏爱。
很快,牧乔回过神来,抬手拧了拧眉心。
她一定是批这些鬼话连篇的奏折,批得太累了,怎么会去想陆酩。
她该想的是怎么杀了陆酩,而不是要跟他诉说她的女儿最近的变化。
但陆酩这一次离开的时间,确实够久了。
南巡的时间比牧乔想象得要长。
久到阿音比他离开时,要更长高了许多。
秋至时,陆酩在宫里命人为她新做的袄子,阿音现在穿,已经露出了一截肉乎乎的手腕,祁茫只能让绣坊重新再做。
久到就连阿音也觉得奇怪,有一天忽然问牧乔,陆酩去了哪里。
阿音只问过这一次,之后再也没问过了。
但牧乔知道,她心里是在悄悄嘀咕的,好像没有了陆酩让她发泄她的憎恨,在宫里待着都没有意思了。
陆酩走了足足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她在朝中进行许多的动作了。
她布局好了一切,就等陆酩回来,入她的帝网重重。
牧乔不打算让陆酩立即死。
她要像他如何折磨裴辞那样,好好折磨他,将他的傲气一点一点磨灭。
牧乔甚至在她的府中修建了一处暗牢。
然而,牧乔没有等到陆酩回来,却在燕都下了今年冬天第一场雪时,等到了陆酩的死讯。
第114章
沈凌跪在地上, 双手捧着一卷明黄圣旨,“这是皇上的遗诏,请将军尽快稳住朝中局势, 辅佐宝音殿下登基。”
牧乔盯着面前的圣旨,明黄的颜色, 晃了她的眼睛。
她怔在原地, 愣了许久。
牧乔不相信此时的一切是真实的。
明明她还什么都没有做,她磨好的刀剑还未出鞘,陆酩怎么就死了?
他怎么会死?
牧乔没有去接遗诏, 尽管那一封遗诏, 如今成了不知多少人想要争抢的东西。
牧乔张了张嘴,缓缓问:“他怎么死的。”声线哑得好像不是她了。
沈凌:“皇上在南巡途中,遇到山洪,被冲走了, 等找到时, 尸体已经泡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