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部落有不成文的规矩,不杀已怀有身孕的殷奴妇女。
莫日极眯了眯眼睛,阴鸷地攫住老巫医,质问道:“当真?就算怀有身孕,本王也照杀不误。”
老巫医跪下来,被莫日极盯得如芒在背,坚持道:“公主当真怀有身孕。”
莫日极的目光从老巫医的身上移开,落在了阿缇的腹部,里面有的是牧野的种。
他的食指一下一下地轻敲。
许久。
莫日极缓缓道:“把她带下去,好好看管。”
-
送阿缇回去后的第二日,莫日极对蓟都发起了又一次进攻,消耗着玄甲军的体力。
牧野和莫日极就这样互相耗着。
直到第二十日时,牧野发现莫日极的兵马退到了十里之外。
她看见扬着霁国旗帜的一小队兵马出现在城门前。
牧野认出了领头的人是沈凌,她眉心一蹙,挥手,命人打开了城门。
牧野知道沈凌这次突然前来,目的绝不简单,带他去到主帅军帐内,详问缘由。
沈凌的脸色凝重道:“郑国公薨了……”
他的第一句话就让牧野愣在那里,久久不能回神。
沈凌没有给她太多缓劲的时间,继续道:“南方快要撑不住了,燕北必须尽快安定下来。”
陆酩预见到南方将要打一场持久战,一个一个的诸侯国等着剿灭,然而霁国在承帝这些年纵情玩乐之下,国库早就被承帝和贪官污吏们掏空,不再能够支撑起南北两边的战事了。
牧野在燕北打得这场仗虽凶险,但也打得漂亮,她与陆酩是想到了一处去的,知道燕北不能拖,于是用了最快的时间,找到把莫日极困死的办法。
但陆酩从影卫处得到了消息,莫日极异父同母的弟弟呼延厉已经召集了二十万骑兵,随时等待莫日极的号令。
牧野的这一场仗,并不如她所设想的那么容易拿下。
牧野从沈凌那里得到了详细的密报,脸色一沉,将密报拍在桌上。
她沉默了许久许久。
没人知道她有多少不甘,有多么想为燕都死去的人们报仇。
终于,她缓缓开腔:“那就议和吧。”这一句话里,藏着她多少的屈辱。
牧野无比熟悉这种屈辱。
殷奴人将她的父亲的头颅送到牧府时,她含着这一份屈辱过了八年,八年后,她亲手砍下了老单于的头颅。
现在,她将继续含着这一份屈辱,等待着某一天,砍下莫日极的头颅。
然而,牧野心中仍存着疑惑:“既然莫日极还留有后手,他怎么会同意议和?”
沈凌回道:“皇上说他会同意的。”
陆酩清醒地看出,莫日极留着的后手,远不止为了吃下燕北,但现在,有牧野给他绊的这一脚,由霁国提出议和,莫日极未必不会答应。
陆酩知道莫日极现在吃不下了。
就算他拼尽所有,打到了奉镛,也不一定能快速地平定南方的诸侯国,乱狗抢肉,谁能真正吃到嘴里还不一定。
殷奴人是狼,狼必须一击就咬到猎物的喉管。
而眼下,莫日极离喉管,还差得远,时运时运,莫日极是聪明人,不会看不出他的时不对。
果然,第二日,使臣从莫日极的军队里安然无虞地回到城中。
离开之前,莫日极提出了他最后的条件。
“光是议和,没有效力,不如殷奴和霁朝结成秦晋之好。听闻新皇登基,后宫正待扩充,本王恰有一亲妹,愿嫁到霁国,为新皇绵延子嗣。”
使臣一听,踟蹰片刻。
子嗣不子嗣的另说,霁朝绝不可能生出殷奴人的种,但让公主和亲,足以见得莫日极是带了些诚意的。
可如今局面,莫日极本不必提出和亲,他让殷奴的公主远嫁,目的怕是没那么简单。
使臣道:“且容我传书回京,请皇上定夺。”
“还需什么定夺?连本王如此盛情,你们竟还要推诿?那这议和,我看就暂且不议了吧!”
使臣忙稳住莫日极:“可汗莫急,皇上登基不久,后宫正待扩充,想来必没什么不妥,只不过向上禀告是我之责。”
莫日极的神色恢复如常,“既是本王送出了一位公主,礼尚往来,你们也送本王一位公主。”
使臣笑笑答应下来:“好说好说。”
虽然皇上还年青,尚无所出,但先帝的子嗣众多,公主也不少,不缺一个和亲公主。
莫日极看着他,扯起唇角,指名道:“本王要乐平公主。”
闻言,使臣的脸色一僵。
谁不知道,乐平长公主是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