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渊轻叹道:“洇城的百姓如今忍饥挨饿,我又怎么吃得下去。”
柳夫人长久无言,不再坚持要他们用饭,“我让下人把饭送到书房。”
一进书房,关上门,柳渊开口便问:“可是朝廷派你来增援的?你带了多少兵?现在安置在何处?”
“……”牧野对上柳渊殷切的眼睛,抿了抿唇,缓缓摇了摇头,“柳叔伯,你知道的,朝廷现在不敢用我。”
经过围猎行刺案后,牧野看清楚了,承帝是当真不放心她,也不派她带兵,即使她从未想过要僭越皇权,取而代之。
更何况牧野一直觉得皇家对她的忌惮很没有道理,牧家血脉单薄,到她这一辈,就只剩下她一个人,能支撑起她什么野心。
一个人坐上那高高的位置,住在寂寥的宫里,该多冷啊。
听到牧野说她没有带兵,柳渊的眼里黯淡了一瞬,又很快恢复如常,他思索片刻,道:“没事,我现在手里守城的兵有五千,你带的话,能不能将洇城夺回来?”
牧野的表情严肃,望着他:“柳叔伯,如今的问题,不在于洇城,而是泯城。”
柳渊微愣,不明白她的意思。
牧野走到桌案边,铺开一张宣纸,拿起毛笔,画起了洇城倭寇的布防图。
柳渊站在她的对面,看她每画出一个关口,标出其中倭寇的兵力,脸色便沉一分。
洇城周围每一个关口驻扎的兵力,都不是区区五千守城兵能够应对的。
牧野的手指按在布防图之外的一个某个点上,看向柳渊。
柳渊盯着她的手指点在的位置,是倭寇所有兵力最终汇合的方向,正是泯城!
他的脸色瞬间大变。
倭寇的野心竟不止一个洇城。
牧野见他的脸色凝重,知道是明白过来了,问道:“目前可有其他援军的消息?”
柳渊微微摇头:“十日前我把洇城的情况上奏给朝廷,昨日刚收到朝廷的回复,说是会派兵来支援。”所以他在看到牧野之时,还以为是援军就到了。
他顿了顿,看着牧野,“五千守城兵,能守多久?”
牧野:“能守多久,取决于倭寇什么时候攻打泯城。”给他们多少准备的时间。
柳渊:“……”
从书房出来,柳渊直接去了府衙,连夜加强城内的布防。
牧野将消息传达到了,暂时无别的事情做,才觉得腹饥和疲惫,三下两下扒完了柳夫人准备的饭食,在柳夫人的安排下,在府内休息下来。
牧野睡到一半,忽然听见屋外嘈杂喧嚷的声音,伴随匆匆脚步声。
她立即翻身下榻,推开房门出去,伸手拦截住一个正在疾跑的下人,“出什么事了?”
下人的脸在火光里满是恐惧,“倭寇打来了!别拉着我,都快跑吧!”
他说着,挣脱开牧野,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牧野的眸色一泠,没想到倭寇来得那么快,让他们连准备的时间也没有,她从马厩骑上马,往城门的方向赶去。
城里的百姓不知该往哪里逃,像是没头苍蝇四处乱窜,一片混乱。
牧野骑着马,寸步难行,最后只能弃了马,用轻功在人群里穿梭。
百姓们都在朝远离城门的方向跑,牧野在人潮里,忽然看见了一抹瘦削身影,高高举着一根木棍,正往城门的方向去,她定睛一看,认出了是林越。
牧野皱起眉,跃至空中,抓住林越的细胳膊,将他拽出了人群。
“你怎么在这儿,不是让你去奉镛吗?”她提高声音,才能不被周围的慌乱叫声给淹没。
林越也喊道:“我一路跟来的!将军,我要跟你一起去杀敌!”
要不是牧野扯着他的衣领,这小子就要冲出去了。
“杀个屁敌!”牧野嫌他添乱,抢过他手里的木棍,手一拧,和林越小手臂一般粗的木棍折成了两截,“你这身板儿,上了战场,就是这个下场。”
她推了推林越的后背,没好气地说:“快滚去太守府。”
牧野从太守府离开时,柳夫人已经止住了府内的混乱,组织百姓们,以太守府为中心,带着女人孩子们躲藏,男人们找来锄头菜刀自卫。得了消息的百姓们,现在都在往太守府跑。
林越不肯动,眼睛里藏着执拗的恨意,想要手刃害他家破人亡的倭寇。
牧野没了耐心,一个手刀落在他的脖颈间,林越瞬间昏倒软下去,牧野扛着他,放到了马背上,拍了拍马屁股。
马也知道危险,长长的一声嘶鸣过后,往人群里扎了进去,逃离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