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果然知我者伯南也。”
项羽也不拖拉,直言相告:“叔父只想我拿下部分大夏的土地,为项氏搏一处封地。我却不愿仅仅如此。你们早放出话来,虽是分封,仍要受齐国节制,律法官吏一如齐国,并非成周分封的故例。我自认如今确实不是你们对手,但也不愿就此臣服,更不愿以降服来换一处封地,我要的事物,自是要自己去夺。”
他再度指向西边,意气昂昂:“民风不同又如何,我自变之。他日我项国,虽归于你韩氏臣属,却如昔日齐鲁郑晋,仍是天子的兄弟叔舅之国!”
好,这才是项羽。韩信心中喝了声彩,应道:“如此,我当下便可允了你,其余细务,再交旁人详谈。只是项兄,我仍是要劝你一句,既是要在大夏立足再往西征,切切不可再滥杀了。”
“我有数。”项羽笑道,也不知道是真有数,还是随口敷衍,却又兴致勃勃地说道,“他日我征西到了塞琉西,说不定还要与伯南相约共击之,平分其国土人口,到时你可不要占我的便宜。”
这都得到什么时候了,齐国的重心不在那处,不与他争也无妨。况且人种文明都极不相同,项羽只是征伐容易,想要以大夏和安息的土地立国,恐怕就要消耗一生的时光。若是仅仅征伐杀戮,那也只能像极西之地那位亚历山大一样,纵是能打破那塞琉西帝国,最后也是身死国分,偌大的国土尽便宜了他人。
现在有项梁在,这样的道理应该会同他讲。项梁不在,旁人也约束不住项羽,说了也是白说。韩信为之失笑,同样允了下来。
两方军马恐怕都等得有些急了,二人不再耽搁,击掌立约,各自回返军中,派文臣商谈。一切妥当之后,项氏军携带粮草军械缓缓向西,军中还悄悄多了几台火炮,以及刚学会操炮的士兵。而韩信军,则在西域百姓如释重负的泪眼中进驻原先诸国,以军士为吏,先将当地管理了起来。
关中、西域,两处都急需人手。这一年齐国的官吏之举,名额突然增加得极多,又是一批年青人抓到了机会。敢于孤身远走前往西域的人几乎都考上了。
想来二十年后,这些人中,总会有几个脱颖而出,将自己的名字留于史册之上吧。
第168章 梁王、汉王(正文完)
韩信身为太子不能长久留在西域, 待了半年初步稳定后离开。但他也没有立即回到临淄,而是在关中又停留了一年多,既梳理关中政务, 又遥遥控制西域, 直到一切步入正轨才回归。
这近两年的时间, 心境自是大不相同。长安如今未曾营造, 他专程去了一趟,怅然若失,过去种种, 果然如一梦掠过,只在他心头留下些许印迹, 于这世间却不留痕。
张泽若牵挂女儿韩晶, 在关中与他理政数月后就先行回转。朝中也有人提议迁都至关中,不过很快就被其他人驳了回去。
关中固然是帝王之基,然而如今齐国北控辽东,南治南洋,东过东州之外还有丰饶新洲以待开发。关中就显得偏了, 不适合为都。临淄近海又处帝国疆域之中, 旧齐国之地又宜农宜渔, 煤铁油俱全,物阜民丰, 正是合适做都城的地方。
要说不足, 也就是不如关中有险关要塞。不过现在有了新的武器, 守关与过去自有不同, 讲究也不一样。这个弱势已经不算特别不足, 自然也不必再起迁都之念了。
还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韩川夫妻父子原是想先赐予封号,诸侯可以派出人手, 随船到新洲考察,一二十年后再前往开拓。
但他们到底还是没料着当世群雄患得患失与积极进取并存的心态。既怕韩氏二十年后失诺,怕自己子嗣到时没有那份雄心,又有几个亲自随船,亲眼看了新洲的土地物产,深以为喜,根本一天都等不得了。
在陈馀这等还算壮年的诸侯串联之下,诸侯向韩川上书,请求自带人手前往新洲开拓。至于说人手不足?
笑话了,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去那远邦立国的又有哪个人手足用了。不就是凭着超出土人的技术,率部族以武立国,把都城外的人渐渐化为国人吗。齐国当年哪有后来的地盘,不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新洲他们去看过了,当地又不是没有人,那些土人风俗与殷商相近,也不是不能交流教化的,劳作之事,收买当地土人做就行。
芈姓熊氏当年不过荒僻之主,周封以子男之田,居于丹阳,然终有八百年社稷,成南方大国,与秦齐争雄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