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咋想的?”众人不解。
那个大胡子老人却哈哈一笑,用浓重的外地口音道:“这还不简单,这么个懒人,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儿子继承香火,他就想有个人养他。父母老了,这不是还有妻子?”
“对!”捧水杯的老人叫道,“我听到了,他在家说新妇去上工挣钱有什么不好。虽然要花点钱找人带孩子,但过几年女儿上学不就不用雇人带了,这钱都省下来了。王翁说孙子,他就说齐律规定女儿也分家产也得养父母,王翁王媪气得在床上躺,好几天没出门。”
“要我说啊,他不光是想着以后叫妻子养,现在也是一样。王翁节省惯了,看他自己看仓库有工钱,平时根本不给他钱花。等新妇挣了工钱回来,就算把得紧,总不能一文不给吧?他手头可就宽泛了。”
“也还好,虽说懒怠,却不沾赌。不败家,就算是好的了。你也帮着劝劝王翁,叫新妇去上工吧。”
“哪用我劝,他们自己想通了。我昨天还在院子里听见隔壁他们在说话,说新妇的工钱不能叫王长乱花,一起攒起来,将来攒够了再继续盖楼,他们那院子至少还能盖一座。以后实在不行给孙女招个赘婿上门。嘿,他曾祖那辈兄弟四个死剩他家这一房,当年总说继承了叔伯们的宅地也没什么用,一个独子都难养活,偌大的地方给谁住去。现在可好,挤一挤,足够建三座小楼的,那要都租出去了,王长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别看他们都瞧不起王长,但言下也都有羡慕的意思。他们生在临淄已经占了便宜,但一般人家都没这么大的地方,家里小辈再多生几个,就算起了三层楼,最多也就空出一两间来,若不是家里实在困难,一般也不愿意让家中多个外人出来。这租屋钱也不是想赚就赚的啊。
正当众人为王长家这境遇感慨时,驼背老人哈哈大笑,一子落下,大叫一声:“看你往哪逃!”
他趁着大胡子分神听人聊天,就要赢下这局了。
大胡子定睛看了一会,笑道:“那可不一定。”拈了颗棋子举在空中,眼看就要落下。
众人注意力也被吸引回来,就想看他怎么摆脱死局,却听他哎呀一声,站了起来。
“听你们说话忘了时间,我得回去送儿子上学了。明天继续,明天继续。”说着,大胡子丢下棋子急急就要走,驼背哎哎连声,一时都无语了。
还是李大眼嚷了一声:“你个外地人送什么孩子上学……哎你这把年纪送儿子上学?”
大胡子笑道:“乃翁厉害吧,还有个小儿子刚断奶呢。搬来临淄,当然就在临淄上学了。走了走了,再不走要晚了。”
他向外走去,顺手一拍紫藤野的肩膀:“东州来的小子,跟我一块逛逛去。”
一直没言声的一个壮汉拎起小板凳跟上,那文秀老者也跟上了。
一干下棋看棋的老人面面相觑,最后有人小声道:“这是新降的那几国来的贵人吧?”
驼背老者不满地收拾起棋盘,呸了一声:“什么贵人,贵人还赖我的棋?”
第162章 盛会(二)
紫藤野被大胡子叫上, 他也好奇这人,果然跟上了,小跑追着问:“这是专门下棋的地方吗?那边还有人锻炼。”
“这是公园, 你都不知道什么地方就来了?”大胡子笑问。
“我吃了早饭到处走走看看, 不知不觉就走来了。”紫藤野跟上了他, 心中也好奇得紧, “你是哪里人呢?”
“我是沛县人,在临淄也是暂住。你……我看你不像十岁左右的娃儿,多大了?”
“十四了。”
“那也不大。东州郡怎么把你选过来看竞赛了?”
这大胡子上来就问了许多问题, 但紫藤野也不觉得他烦,反觉得亲切, 蹦蹦跳跳没什么戒心地将自己的事说了, 骄傲地道:“我帮县令养出了许多肥猪,县令就让我来了。”
大胡子——刘邦失笑,心知这大概只是原因之一,至少还有一半原因,是紫藤野经历特殊, 与韩信相识, 还有个小小的约定。那魏氏宗女出身的县令不管有枣没枣, 打两下总是没错的。
有这个渊源,刘邦越发对这少年有了兴趣, 要说目的也没什么, 只是闲着也是闲着, 便问紫藤野:“我也是外地人, 正要在临淄城里走走看看, 不如一起?”
“行。”
紫藤野听县尉何车讲过拐小孩的故事,来之前也被告诫了不要跟陌生人走, 所以他想了想这会不会是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