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有只想回去种地的,也有动了心思的,倒是对军中不时的培训更热切了些。
第128章 复韩的另一条道路
齐军将领也在分食罐头, 比普通士卒自然豪横得多,每种都分得一罐,还不用吃自己的, 韩信先请他们去尝了鲜。
今年之前, 他们只吃到过南越来的芒果干, 荔枝干。只有在临淄的人才尝过新鲜运来的菠萝。好吃是好吃, 但跟新鲜水果是两种风味。罐头虽说不是新鲜的,但这方面他们就跟士兵差不多一样没见识了。
此时最得意的得属赵佗,被一圈人围着问新鲜菠萝是什么口感, 新鲜荔枝又是什么滋味,芒果是什么样, 真的会吃死人么?
“菠萝是长在地里的, 叶子朝天竖在顶上。”赵佗努力描摹着,“外皮刺挠刺挠的,又硬,要用刀削。果肉也不能直接吃,要用盐水泡。否则吃得舌头痛嘴也痛。就算拿盐水泡了也不能多食。”
大伙儿按他说的去想象, 也不知都脑补出什么模样来。
尤其是菠萝, 居然不是长在树上的。还有果子不长在树上长土里, 真是稀奇啊!它又不是瓜!
“芒果确实会吃死人。我吃了没吃,还挺喜欢, 但有人不说吃下去, 就是走到附近都会浑身发痒起疹子。严重的还会喘不上气, 当真是有人窒息而死的。”
“至于荔枝, 就跟中原的果子差不多了, 壳虽硬但可剥,果肉如你们看见的一样, 晶莹剔透,其味清甜。”赵佗咂了下嘴,像是在回味,“也是不能多食,轻则上火,重则昏迷。我第一次吃没收住,吃得口舌生疮……”
语音未落,他忽然发现一圈人都在瞪他,面色不善。
“怎么了?我说的都是真的!”
“嘿我算听明白了,菠萝不能多吃,荔枝不能多吃,横竖都是不能多吃。来来来把你的让出来,我来多吃试试,反正你在南越吃得多了。”
庄婴叫了起来,张肥第一个跟着起哄,众人作势去抢赵佗的份额,吓得他赶紧抱紧了罐头一溜烟逃了。
好在他们中没人对南越水果过敏,哄笑中都把自己的份额吃了。来自热带水果特有的浓甜香气迅速征服了这些北人,让他们决定明年在家囤一屋子,每天开一罐吃。
至于赵佗说的不能多吃,已经没人在意了,都当他故意炫耀呢。
张良没有出现在尝鲜宴上,张泽若也没有,因为张良病了。
南越之地新发现的果子不熟悉物性,张泽若不敢给病中的父亲食用,所以只开了一罐黄桃,一罐橘子,在煤炉上支起一个小锅,把糖水烧得咕嘟嘟冒热气了,然后再分别倒入两种水果,烫热了,端到榻前。
“阿父,先尝尝黄桃。”
张良已经痊愈,但身子发虚,仍是不怎么走动。他奔走多年难得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现在被女儿照顾着,一直微微含笑看女儿忙碌,听话地张开了嘴。
喂了两片黄桃,张泽若又怕他吃得多了积食,待会用不下饭,于是换了橘子来喂:“阿父先尝个滋味。今年产量应该就够了,到时我给阿父送过去。”
张良摆了摆手,没说什么,只说甜得有些发腻,不要吃了,让拿些清水漱口。
张泽若心里疑惑,父亲病得不重,但病中精神非常不好,直到病愈时才振作起来,却还是有心事的样子。
想劝,想问,她又不知从何问起。
刚想提个话头,熟悉的朗笑声响起在帐门外,爽朗之余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十分有感染力,张泽若也不禁嘴角微微上扬,放下碗道:“阿父,是梁王来了。”
梁王是个有趣的人,父亲的心情会好些吧。
刘邦进来大咧咧坐下,看到烫好的水果罐头,没动他的,只拍着腿叫道:“子房你肠胃弱,不能凉着吃可惜了。烫热了这风味就不对了!”
“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张良虽没起身,但还是在榻上坐正了。张泽若吩咐左右再开两个罐头待客——这早春时节的水果,用来待客一点也不寒碜。除了张良这种口淡体弱的,一般人也都很喜欢吃。
刘邦是来探病的,见张良看着已经大好了,他估摸张良是心事太重才病倒,见张泽若还在旁侍奉也不好直说,只能含糊宽慰:“你心里惦记的那件事,我上次不是说了,往好处想嘛。有什么难处,想想你们跟齐国是同姓之国,总比旁人好办。”
张良微微笑了笑,出乎刘邦的意料,竟然有些轻松之意:“是,我这些日子已经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