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此时的势力也不大,与东胡的战事失利,冒顿这两年只来得及收服漠北丁零那些比匈奴更不开化更野蛮的部落,跟楚国争夺河南地还吃了败仗。历史上他也要等到汉文帝时才与大月氏交战,从此取得了西域的控制权。
项羽甚至都没觉得匈奴算个屁,只不过趁秦末大乱才叫他们讨到点便宜,河套一战不是就让他赶出去了?对远征头曼城,他的兴趣其实也不大,要不是项梁也看中了马匹牛羊,以及他没仔细听的什么商路收益,他根本没兴趣。
也就韩信出征,他自发燃起了胜负欲,对这事才算上了心。
--------------------------
狄去病也在出塞之列。当年蒙恬麾下的军团一部分在被俘后就加入了齐军,一部分不愿意与曾经的袍泽作战,情愿去异国他乡耕种为生。但这次征召,已经将齐国当作新的家乡的这些人,又重新拿起了武器。
尽管真正被征召的,也不过两万人而已,乃是真正的精锐。他们这支为大军探路的五千人队伍,更是实打实与匈奴交战过,对塞外行军、寻迹都不陌生的精锐中之精锐。
狄去病就是其中之一,这也令他油然生出无比的自豪,同袍间互语,更是立下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大王知道我们的本事,以后大王取天下,自然不会忘了我们这些关中子弟。
集合练兵,熟悉齐军号令时,他们心中多少还有点不服。
秦国是亡了,秦军是败了,但那是因为二世昏庸暴戾,天下皆反,非战之罪也。
他们才是天下最善战,最能战的军队。秦军的规矩也是最适合作战的规矩——不然始皇帝凭什么灭六国,一天下?
只是毕竟败过,这几年又过得好,一干人真心愿意融入齐国,才没有人头铁,梗着不愿意按齐军的规矩编练。
也幸好没有,一个冬天过来,大伙都服气了。
齐军的体系整体还是沿袭了秦国,但规矩定得更细。细到晚上入睡和早上起身做什么都有规矩,细到物品的摆放都有要求,细到走路都要重新学!
这些规矩有些是韩信自己的经验,有些是田乐阳这些军事教官们在与他议事时有意无意提出来,被他采用的。并非全盘将后世现代军队照搬。齐国才建立没几年,军队中仍然充斥着文盲和半文盲。就算识得几个字,那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啊。
指望他们像后世的铁军那是真想太多,不如用戚继光的练兵法管用。
就说一点,夜里那是一定要细化管理的,不然很难防止营啸。这种事尽管发生的概率也不是特别高,可一旦发生就是绝大的麻烦。
综合起来,就是狄去病这些前秦军感受到的,比秦国更细致严格的军纪了。
不过没有人反对,因为虽细虽严,却不苛。军中仍然有肉刑,这是要慢慢消减的,一时还没有全部取消,但也少了很多。一般的错误无非罚站关禁闭作检讨,大错则接受审判,该入狱入狱,该杀就杀。不至于动不动鞭子板子打得血肉横飞。
不过在秦国过惯了严刑竣法的日子,这些关中子弟本来就不太在意这个,叫他们服气的是待遇。
午时,大军驻扎用饭。李猛叼着个大白馒头,充满幸福感的大声叹气:“都出塞这些天了,吃的还是白面馒!”
狄去病嘿嘿一笑:“你没注意吧,跟我们作战那会齐人吃的也是杂合面。但齐国会种田,一亩地出三四百斤粮,尽够吃了。这不是出发时就说了,接战前尽量先吃运来的粮。后面接战了不一定有空开伙,就要吃自带的炒面干饼了。”
“那有什么吃不得的,以前打仗都吃惯了。”李猛狠狠咬了一口馒头,“看看,干吃都香甜,我在家都舍不得这么吃。”
狄去病曾经的里典,现在人少做不了百夫长只能做什长了,正挖了一勺酱配馒头吃,闻言笑道:“我们在辽东授田多,粮打得多,怎么就舍不得吃点白面了,还不是你小气。”
他们这一什都是一里一乡的人编在一处,都哈哈大笑起来,趁机编排李猛:“那是他想娶新妇,还不想要胡女,一心想多攒些钱财,以后回关中找个愿意来辽东的女人娶过来。天天只吃杂合面,白面都舍不得多用,收的小麦全卖啦。”
李猛红着脸辩驳:“又不是我一人节省,你们也就舍得比我多吃两口,不都想着把父母接过来?”
这话说得大家不笑他了,半晌才有人叹息了一声:“在辽东日子是好过,可就我一个人也没甚滋味。不然我也不来打仗了,大王又不是非要我们不可。我还不是想着,要能立下军功,我阿父兴许就肯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