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他猛地冲出人群,向一边叉腰站着的里典叫道:“我愿从军,我要去打匈奴!”
里典点了点头,沉稳地道:“待会去我家把名记上,三日后我报于亭长。”他顿了顿,“我也去。”
当场报名的人并不多,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狄去病这样对平淡的生活感到乏味,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里典一样做过百夫长,还想在战场上得到更多军功。
东胡人胡力傻呵呵地看着他们,不太理解的样子。狄去病回家去整理行装,托人看顾自己的田,走过他身边时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不跟你比驭马啦!乃公要去打仗了!”
“给谁打仗啊?你们的首领吗?”
“给……对,给我们大王。”他们的大王,不再是秦王了,而是齐王。
“打谁去?”胡力突然警觉,“打我们东胡?”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族群被这些人叫作东胡了,而且不是啥好听的称呼,要是打起来,他得赶快回去把自己部落叫过来。齐国缺人呢,要是他们过来,齐国肯定收。前两月他就回去过,父亲固执得不行,说只会牧马放羊,去齐人的地方过不来日子。
屁咧,他不是过得挺好。齐人要打过去就好了,父亲不来也得来了。就是怕齐人不放他去叫人,父亲和兄弟们白白死在战争里。
狄去病不怀好意地笑起来逗他:“没错,打你们。”还不等胡力发急,他又道,“打你们胡人去,匈奴。”
胡力顿时释然:“你们齐人分不清,他们是他们,不是我们东胡。”他也兴奋起来了,急急地道:“我能去吗?抢到的牛羊马匹能分给我们多少?”
停下来听狄去病拿胡人小子开心的秦人都忍不住乐了:“打仗哪能停下来抢这些,抢来也不能带啊。打完了大王自然会有赏赐。”
秦人军纪很严,斩首计功到一定级别也不是看个人斩首了,而是看任务完成情况,整体作战情况。停下来砍头误了战机这种事是要追责的。这些由秦军整体转化为平民的秦人都是老卒了,很清楚这一点。
胡力又听不明白了,里典倒是挺看好他的,这小子骑术好啊,又适应草原上的生活,会寻踪会找水源。他挺想把这个东胡青年也带去的,便挥挥手,把逗弄他的人都赶走,跟胡力解释:“打完仗要是立了功,回来能分更多的田。要是功劳够大,还能升官,每年官府都给你发钱。”
胡力眼睛刷的亮了:“每年发钱?不管地里收没收粮,也不管羊群是不是冻死在雪里?”
“嗯呐。”
胡力蹦起来:“给我也记个名。”有点贪婪地舔了下嘴唇,他又忙不迭地叫道,“我阿父还壮实着,叔伯们都是好勇士,能叫他们一起来吗?”
“能啊。”里典不在意,这事又不是秘密,他在邸报上看见了,齐国也联系了东胡,让东胡自己找机会趁匈奴虚弱时干一把。
齐国这次就没打算偷袭,也不怕泄密。
他只提醒这个眼里只有旱涝保收不惧白灾年俸的胡人小伙:“打仗会死人的,你别光惦记好事。”
胡力很不以为然,他当然知道了。草原上什么时候停止过战争呢。每年冬天,如果雪下得太多,形成了白灾,总有部落会活不下去。不是一个人活不下去,是一个家族一起死在风雪之中。
羊死光了,人只能趁着还能战斗,去找更虚弱的部落抢劫。
胡力会骑羊的时候,就拿着小弓学射箭,被要求守在更小的弟妹身边,看着他们不许乱跑,防止其他人的袭击。会骑马之后,他也曾跟着父亲出去,劫掠其他的部落。
就是不打仗的时候,他也和兄弟们一起去偷过别家的马,夜里赶着十几匹马被追上,互射又砍杀了一阵,死了一个兄弟,其他人带着伤和马回到自己的毡帐,向其他人夸耀武勇。
打仗当然会死人,但是打完了有足够的利益留给家人,他就不怕死。死是常态,生才是偶然。快活而又富裕的生,那当然是要用死来换的。
除了一个意外的胡力,里典那里陆续还是有人报名的。到底是老秦人,尽管已经在辽东生活了几年,但他们还是习惯觉得只有立了军功才能改换门庭。太多的他们也没想,可能甚至只是单纯的想搏个出身,然后父母说不定就肯搬过来了,也说不定就能娶个妻子了。
那天狄去病没顾得上看的后半张告示,说的就是这事。如果他们在战场上死了,只要事先留下自己在关中的住址,那么他们就算没立功,在辽东分到的土地也会留给家人。